close
這是節錄讚哥在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
時間:2004年9月25日~26日
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發表的文章
「學術生產、隱形學群、與學術評鑑」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 文化研究當成一個例子 *

其實,這種跨領域的現象廣泛存在於台灣的人文社會學界。以
文化研究為例,這是一個標準的跨領域學科,幾乎所有的文化研究學者
都來自各種不同的領域,如文學、歷史、傳播、社會學、人類學等。這
種跨領域的對話,對一個學科的發展當然有其正面、積極的一面。但是
,如果一味追求誇領域的對話,而忽略原有專業學科的特色,其實很容
易失去對話的基礎,而變成一種天馬行空、範疇錯置的理論遊戲。嚴格
說來,文化研究應該是一個『中心』,而不是一個『系』。一個系一定
是一門學科(discipline),是一個專業領域。但是『中心』就不同了
,它沒有自己的專業成員,而是來自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這些來自不
同領域的學員,從自己的專業出發,進行專業之間的對話,讓每個專業
者得以跨出其個別的領域,看到問題更豐富、多元的面向,也因此大大
地拓展了知識的視野。

但是,在台灣的文化研究,往往被看成是一個學科(discipline)
,而不是一個中心。因此,文化研究學者往往忘掉自己原有的專業,沒
有進行專業內部的析辨,就直接進行跨領域的對話,這種對話大都圍繞
在所謂的文化理論上頭討論,實在很難產生知識對話應有的釐清、辨明
、與累積之效果,這也是文化研究最被相關專業領域學者詬病之處。因
此,好的文化研究學者必須同時是一個社會學者,人類學者,歷史學者
,傳播學者、或文學研究者等。正因為大家來自不同領域,帶進不同的
專業觀點,然後進行對話與詰辯,才能真正讓問題深化或拓展,這才是
文化研究最彌足珍貴之處。要特別指出的是,好的文化研究部不只來自
於專業領域,其跨領域的對話,往往能回饋原有的專業領域,豐富原有
專業領域的內涵。這是一個相輔相生的集體過程,但台灣的文化研究學
者卻像社會學者一樣,都選擇離開原有專業社群,孤獨地探索獨特、新
穎的議題,文獻的回顧與討論,也都是與外國理論隔空對話。在台灣,
他/她們working alone, writing alone。這種的處境,構成台灣學術生
產的第一道障礙。






另外 還有一段經典的文字
「本土化與國際化其實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只有我們徹底地本土化,
只有真正掌握到台灣社會的特色,這時,才是國際化的開始。也只有在本土
化極致發揮之後,國際化才有他的賣點,也才能引發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