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否不要國家?」
更新日期:2007/07/08 04:39 記者: 蔡筱穎/巴黎
同樣是聯考的季節,在台灣的大學聯考以及在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都是媒體報導的焦點,不同的是,基於兩百多年的會考傳統,法國是以哲學科目的考試展開,而且年年的哲學題目都會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討論,媒體更是請哲學家或是作家就此題目作答,並在平面媒體上大篇幅刊載,或是在廣電頻道中作長時段討論。

哲學考試是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一大傳統特色,不同於歐洲其他國家僅是聊備一格的哲學史介紹,法國是歐洲唯一在高中教授哲學課程的國家,選擇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七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社會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四小時和三小時的哲學課,教育部強調哲學課程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

法蘭西院士應考「無法改」

也就是因為這個法國文化的特殊性,所以每年會考時,哲學科是必考科目的第一科,在四小時內寫一篇二、三千字長文,今年的五十萬名學生每人都須在三個考題中,就其中兩個問答題選一題作答,另一題則為一篇哲學相關文章的閱讀心得評論,不同科別的哲學考題難度略有不同,占總分的比重也不一致。

考題公布後,馬上成為新聞媒體報導評論的重心,如費加洛報就邀請作家參加哲學考試,貪玩的法蘭西學院院士德奧梅嵩寫了四小時後出場說「我不敢保證有六十分」,費加洛報刊登了他的應答考卷,結果不像其他作家有分數,閱卷老師的評語是「無法改的」。

眾多平面媒體都以多頁篇幅刊登哲學家或作家的解題論述,廣電媒體則以三到四個小時針對哲學考題請哲學家講解辯證概念。

今年的試題反映了政治現實,例如經濟社會科的試題「工作能夠讓我們贏得什麼?」回應了此次總統大選中有關工作價值的辯論,理科的試題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對比有什麼意義?」或者「欲望能夠從現實當中得到滿足嗎?」技術類舞蹈音樂與技巧專業科則有「人能否不要國家?」

一如往年的題目,較少針對心理學和形上學出題,而是涉及高中哲學課程討論的主體、文化、理性與現實、政治、道德等大綱,如「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藝術是一種語言嗎?」「不服從法律是否可算是理性行為?」「是否一切問題都應依靠國家來解決?」以及歷史的「如果是你,會往廣島長崎扔原子彈嗎?」等考題,在左右派對社會福利和自由經濟路線的辯論越來越激烈時,自二○○二年起強調「自由」和「國家」的概念也多成為考試的主題。

歷年考題屢見科學反思

對科學的反思也常被提出,如「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局限?」「經驗可否表明什麼?」在生活上「我們是否有可能成為某種科技產品的奴隸?」「經濟學家是否應當寧要幸福而放棄真理?」等都是目前每年的出題範圍。而穆勒有關《信任乃社會之基石》的文本解釋,以及洛克關於《私有財產》的文本,都在近幾年隨著題目的政治色彩增加被強調出來。

由於哲學的訓練是要讓學生負起個人以及公民的責任,以哲學分析顯示演繹推理的理性力量,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應推論。所以,改卷的教師都傾向在哲學的作答中瞭解學生的邏輯性,對題目的分析和比較、有質疑文本思考,以及就此文本發展辯證思考的能力,因此擺脫陳腔濫調以及背誦哲學史的束縛,以理性思考解釋批判成為必要。

薩科奇也只拿了九分

不過,最著名的例子是有一年的考題中,有一題僅有「風險」兩個字,一位學生冒著極大的風險,僅以四個字回答:「就像這樣!」卻得到了高分。

哲學考試的傳統對法國人而言是一種「文明賭注」的驕傲,就像密特朗總統晚年和友人談到他的私生女瑪薩琳時,會以她高中會考的哲學分數是十六分,非常驕傲「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高的哲學分數」!不過,新上任的法國總統薩科奇的哲學考試在二十分中僅得到九分的事實,也讓學者正視到學生面對抽象問題的焦急,菁英式的哲學課程教學理念是否要改革,或是如頑石般的抵抗現實,則是每年哲學考試後,教育界自己的考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