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崇嶽(作者單位:河南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客家人是中原漢人多次南遷形成的一個特殊民系,他們人口眾多,分布廣泛,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1994年12月份在廣東梅州召開的世界客屬第十二次懇親大會上公布的客家人口分布情況是:「目前客家人主要分布於世界8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總數6,561萬。其中,中國內地5,512萬人,港澳台地區595萬人,海外各國454萬。」根據世界客屬總會估算,全世界客家人約有1億。2003年在鄭州召開了世界客屬第十八屆懇親大會,大會編寫的《鄉情報告》稱,僅印尼客家人就有1,000萬,全世界則更多。

「客家人」稱呼的由來
  
為什麼會有「客家人」的稱呼?已故的北京大學教授王力在《漢語音韻學》一書中說:「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他們的語言、風俗、譜系都足以證明。也有人說,客者,別乎主而稱之也。」宋代人寫的《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已經有了主、客的記載,時至今日,當年的客籍人已經變成土著,為何還有「客家」這一稱呼?有的學者說:「客之所能同化者,戶籍也,而其不能同化者,禮俗、語言也。」

客家人多居住於閩、粵、湘、贛等省交界地區,《辭海》客家條說:「漢末建安至西晉永嘉間,中原戰亂頻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於粵、湘、閩、贛等省交界地區,尤以粵省為多,本地居民稱之為客家。」有人給客家民系下的定義是:「客家民系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一個支系,即閩、粵、贛系,它是由南遷漢人與當地佘、瑤等土著融合而成,具有區別於漢族及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它以漢人為主體,同時包含經融合而客化的佘、瑤等少數民族。客家民系是具有獨特方言、民居、民俗、民性等文化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是當今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這個概括還是很恰當的。

要形成一個民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地域條件。民系是特定時空的生成物。空間即生存地域,是形成民系的自然前提。二是方言。方言就是地方話,是語言的地域性變體,既具地域性,也具群體性。方言是民系文化的載體,是識別和區劃民系的第一要素。」有了共同地域,南遷的中原漢人才有安身立命之地,有了方言,才能使客家民系與其他民系相區別,因此,生存地域與方言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必要前提。當然,除了地域和方言這兩個基本條件外,南遷的中原漢人還受地理環境、歷史傳統、民族融合以及遷居地的經濟生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客家民系的形成有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客家民系形成說

那麼,客家民系也即客家人形成於何時呢?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論,大體說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 宋代說

這種說法以著名客家研究專家羅香林為代表,他在《客家源流考》中說:「客家系統的形成,大體已晚在五代至宋初。」陳運棟先生寫有《客家人》一書,他說:「經過五代紛爭,及宋太祖的統一中國,客家民系才由其他民系演化而自成一系;所謂『客家』的名稱,也就在這個時候宣告確立。」華東師範大學吳澤先生在論述客家人的歷史時說:「如果從他們的先人南遷算起,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如果從這個民系的形成時期五代至趙宋年間算起,也有近千年的歷史。」吳福文在〈試論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文中也說:「客家民系形成於唐末至北宋這一歷史時期。」他的根據是:「唐末至北宋遷徙的客家先民規模具備了形成客家民系的勢力;以其分布情況看,已基本開始占據今日的閩粵贛邊區;一些重要的文化事象已經開始形成,他們已在心裡開始安於立足閩粵贛邊區。」

這幾則論述都是從歷史的角度探討問題的,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未從方言的角度去論述,顯得不夠完整。1997年10月在福建寧化石壁與客家世界學術研討會上,有學者從語言學角度證明客家方言形成於宋代:中原西部流人從贛北、贛中大量進入到贛南、閩西是在兩宋時期。由於這個地區交通不便,遠離戰亂,又有較為優越的生態環境,使得北來流人在此墾荒,定居下來,並且還同化了一部分土著。從這時候起,客、贛語開始分離,最後形成了有別於贛語的客家方言。客、贛語之間現在明顯地存在許多差異之處。這些相異的部分都是從宋開始各自分別發展的。

歷史、方言兩個方面都說到了,倒也能自圓其說。但問題是,如果把客家民系的形成定位為五代末至宋初,那麼,北宋滅亡後大批從中原南下的漢人以及金朝滅亡後南下的漢人算不算客家人呢?如果不算,他們又該歸入哪個民系呢?更何況《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中所說的「客戶」與「客家人」並非同一概念,此客非彼客,客戶與客家人不能畫等號。因此,把客家民系的形成定在北宋初是不妥當的。

還有的學者把客家民系的形成定在南宋,理由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大遷徙時分布很廣,東至安徽當塗,西至江西九江,先頭部隊到達福建、廣東,中原還有不少人是在第二次大遷徙時才動身的。當時他們棲息在比較發達的地區,但那裡早有漢民聚居,且已形成民系,後到的移民屬於少數,形不成氣候,無法形成新的民系。到了唐末以後,來自中原的兩批移民到達閩贛結合部的福建寧化石壁,這裡土著很少,且是山區,先到的漢人也不多,「再加上封閉式的地理、經濟、文化,客家先民以其優勢的力量,在此既穩定,而又雜處,相互摻和,相互影響的環境裡,經過數百年的孕育,產生了一種新的形態--客家特徵,便宣告客家民系的成立。當然,在北宋,客家民系的各種特徵不是很豐滿、完全的,但到了南宋,公認的客家民系已形成了」。這一說法也不很恰當。這是因為,在南宋時客家民系的各種特徵雖已具備,但一方面是大規模的中原南下移民活動尚未結束,另一方面「客家」的名稱也未出現,不能說客家民系就已形成。比如漢族是在漢朝形成的,漢族之名在漢朝才出現,假如說漢族形成於秦朝,那豈不是笑話!

2. 宋元之交說

金滅北宋,宋高宗南渡,遷入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粵東北邊界的中原移民,再次大規模遷至嶺南,主要集中在廣東北部與江西交界的南雄,在那裡開始了新的生活。到了南宋末年,朝政腐敗,國勢衰弱,蒙古人的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大舉侵宋。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落,恭帝投降,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於福州,元兵跟蹤而至,大將呂師夔等率兵進入梅嶺。景炎三年(1278)端宗趙?病死,由8歲的趙昺繼位,改元祥興。陳宜中見宋王朝已不可能中興,微服逃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在閩粵邊界與元兵苦戰,力圖挽狂瀾於既倒,保住宋朝社稷。據《崇正同人系譜》載:「宋景炎年間,有江西贛州之寧都尉謝新,隨文信國(按:即文天祥)勤王,收復梅州,任梅州令尉,時景炎二年三月也。新長子天佑……遂家於梅州之洪福鄉。」此為謝姓入粵之始。由於閩粵贛交界地區是宋元雙方廝殺的戰場,居住在這裡的土著多輾轉逃亡,形成了一大片無人區,客家的先民便先後聚居於此。誠如《客家史料彙編》所說,宋元易代之際,「元兵殘暴,所過成墟,粵之土人,亦爭向海濱各縣逃避。其閩、贛、湘、粵邊境,毗連千數百里之地,常有數十里無人煙者,於是客家遂相率遷居該地焉。西起大庾,東至閩汀,縱橫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屬之……所居既定,各就其地,各治其事,披荊斬棘,築室墾田,種之植之,耕之獲之,興利除害,休養生息,曾幾何時,遂別成一種風氣矣。粵之土人,稱該地之人為客,該地之人亦自稱為客人」。該書認為,從這時起,居住在閩、粵、贛交界地區的客家人,走上了獨特的發展道路。因此有人說:「客家民系形成於宋末元初。」

客人名稱的出現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前奏,這時的客家民系已接近形成,只是還沒有正式用「客家」的名稱而已。有的學者認為,「客家」名稱的出現滯後於客家民系的形成,也就是說,客家民系形成於先,「客家」之稱出現於後。我個人認為,客家民系的形成與「客家」名稱的出現應是同步的。仍以漢族的形成為例。漢族形成於漢朝,漢族的名稱也出現於漢朝。不可能想像,漢族形成於漢朝,但漢族的名稱卻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宋元之交時,只出現了「客人」之稱而無「客家」之名,這說明離客家民系的形成只差一步之遙了。

3. 明代萬曆說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明萬曆年間,交界地的居民成批向歸善(今廣東惠陽縣東北)、博羅(今屬廣東)等地移居,當代居民日益感受到了移民在經濟上的競爭和潛在威脅,雙方發生摩擦、衝突漸至械鬥,『客家』作為與當地人相區別的移民代稱,大約就在這個時期。」這種說法值得商榷。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客家先民與當地土著應是和平共處,互相幫助,共謀發展的關係,因此當地土著才稱外來的中原漢人為「客家」,倘若雙方勢同水火,視若寇仇,土著還能稱外來人為「客家」嗎?若按萬芳珍、劉綸鑫的解釋,「客家」是土著與外來人雙方發生摩擦、衝突乃至械鬥中產生的名詞,客家人形成乃至發展的歷史豈不就成了外來人與當地土著的仇殺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