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號Course Number:09110ANTH667300 學分Credit:3 人數限制Size of Limit:
中文名稱Course Title:人文與自然科學之方法和語言
英文名稱Course English Title:Methods and Languages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任課教師Instructor:潘英海、彭明輝
上課時間Time:R2R3R4
上課教室Room:人社C304

課程大綱: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國立清華大學課程大綱【格式】

科號 學分 3學分 擋修學分 無
科目中文名稱 人文與自然科學之方法和語言
科目英文名稱 Methodologies and Languages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任課教師 潘英海、彭明輝 教室:人社C304 人數限制 無
上課時間 R2R3R4

一、 課程說明
文化人類學一方面企圖護守經驗科學的客觀立場,一方面則懷有「洞視人性」的企圖,因此兼容社會科學與人文關懷的雙重性格,並且在過去陸續吸收過各種不同學科的觀點與方法。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對「文化」與「人性」這兩個主題的想像與視野,這門課將從藝術、文學、哲學、史學與自然科學中廣泛擷取案例,通過比較研究來觀察不同學科研究「人性」與「文化」時所採取的方法,以及各學科呈現其研究成果時之語言結構特性,從而檢討不同方法與語言性格在探索「人性」與「文化」這兩大主題時之侷限與優勢,做為從事有關「文化」研究者之參考。
西方文化體系從啟蒙運動開始就對知識的屬性有兩種不同的偏重取向:理性主義偏重知識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而浪漫主義(狂飆運動)則偏重知識的洞見(對歷史、人性與文化)。十九世紀以後雖然實證主義的取向在學術界一直佔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以胡塞爾和海德格為首的德國思想家則對「洞見」的消失憂心不已。廿世紀晚期的德國詮釋學旨在擺脫理性主義的桎梏,為人文學科的「洞見」建立方法論上的合法基礎;而法國文化批判風潮的興起,既有著對系統知識(體系精神)的直接質疑,也批判著「客觀知識」的「客觀性」。
此外,在人類各種文明體系當中,對「洞見」的強調往往遠超過對「客觀性/確定性」的堅持。希臘、中原與印度古文明都有對「邏輯」與「技術」的研究,卻只有在啟蒙運動(乃至於十九世紀)以後的西方文化體系才有對「客觀知識」的壓倒性獨尊。
因此,我們有必要嚴肅地省思兩個問題:(1)對於「客觀性」的堅持雖然有助於知識的檢證與累積,但從文化發展的整體觀點來看,它是否也在壓抑其它文化質素的發展?這些被壓抑的文化質素究竟是該捨還是不該捨?(2)介於知識的「客觀性/確定性」與「洞見」之間,文化人類學要如何確定它的位置與跨距?
這門課將以不同案例的分析激發學生對前述議題的想像與省思。它的目的在於啟發學生的視野,而不在於提供現成的答案。上課方式將包括講課、教師對話,以及師生問答。其中每週講課時間約兩小時,對話與問答約一小時。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內,將依序探討以下議題:

(1) 開場白及本課程核心議題的簡介 ── 關於「人生意義」的探索
※ 從心理治療學(維也納第三學派)、宗教社會學(涂爾幹)與文化哲學的向度說明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參考書目】
弗蘭克著,【活出意義來】,光啟出版社。

(2) 數學史與公設化數學的方法和語言結構
※ 從希臘幾何學到公設化幾何學的觀念與發展,以及公設化數學的方法與語言結構
【參考書目】
Morris Kline,【數學史】,第二冊。
浦稜茨著,【設基法概說】,水牛出版社,劉福增譯。(英譯本:Axiomatics,
by Robert Blanche, Translated by G. B. Keene, 2nd Ed., 1965.)

(3) 物理學簡史與物理哲學
※ 從伽利略、牛頓到相對論的運動學簡史,以及物理學的方法與語言結構
【參考書目】
愛因斯坦,【物理學進化史】。
波爾,【原子物理與人類知識】。

(4) 自然科學的語言特性與限制(共兩講)
※ 從物理哲學、科學的哲學和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檢視自然科學在語言結構和方法上的特性與適用範圍
【參考書目】
波爾,【原子物理與人類知識】。
Thomas Kuhn,【批判與知識的增長】,第1~32頁、75~86頁。
維根斯坦,【哲學探索】。

(5) 自然科學中觀念發展的歷史性格(共兩講)
※ 從數學史和物理學發展史說明自然科學觀念發展的歷史承繼性格,並藉此闡述文明發展史的一個特性
【參考書目】
Albert Eistein,Ideas and Opinions。
Morris Kline,【新數學為何失敗】。
柯靈烏,<<柯靈烏自傳>>,故鄉出版社,Chap. 4,5,10(陳明福譯)
Thoma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
史作檉,【方法與溝通】。

(6) 解析性語言(自然科學)、美學語言(詩與小說)與自然語言的比較性分析
※ 比較自然科學的「術語」和李清照的「詞眼」,說明兩者指涉原理上的差異,從而指出三種語言的差別,以及美學語言的不可替代性。
【參考書目】
李清照,【聲聲慢】。
川端康成,【日本之美與我】。

(7) 從會意字、四言詩到小說的語言結構和確定性(兩堂課)
※ 分析昆德拉小說的結構性原理與「四重奏」的原理,藉此說明美學語言有截然於解析語言的結構方式,並藉此闡述美學語言在探索「人的意義」時的獨到處
【參考書目】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忍受的輕】,(韓少功譯),Chap.1-2,時報文化出版。

(8) 繪畫語言的結構性分析
※ 分析范寬「谿山行旅圖」的結構,說明美學性語言和繪畫語言的異同。
【參考書目】
荊浩,「筆法記」,在【中國畫論彙編】
司馬遷,「孔子世家」,在【史記】
范寬「谿山行旅」、李唐「萬壑松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欣賞與比較

(9) 「人的意義」的文化哲學考察(兩講)
※ 從詮釋學與文化哲學的觀點說明在探討「人的意義」這樣的議題上,美學語言以及「曖昧」的必要性,以及「客觀知識」與「確定性的虛假」。
【參考書目】
珈達瑪,【真理與方法】。
Ernst Cisserer,【語言與文化】。
史作檉,【形上美學導言】

(10) 「人生意義」的社會學與歷史考察
※ 從涂爾幹「神聖與世俗」的觀念,考察「理想」以及「人生意義」的一些建構原理當代的虛無精神及其歷史成因
【參考書目】
涂爾幹,【宗教生活基本形式】。

(11) 當代的虛無精神
※ 從相對論、兩次世界大戰、精神分析、生產方式與所得分配、以及社會組織的特徵討論當代虛無精神的可能成因。

(12) 在當代重建「意義感」的困難與可能性
※ 從前述導致「意義感」瓦解的因素尋找出困的可能性,並且從藝術史、文化人類學和文化哲學的角度,探索出困的可能性。

(13) 「文化人類學」的定位與視野
※ 回顧過去一學期的上課與討論心得,以開放討論的形式,重新審視「文化人類學」的可能定位與視野。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二、 指定用書
沒有專用的指定課本,課前閱讀以講義(上課內容綱要)、以及各堂課按主題指定閱讀之論文與參考書目章節。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三、 參考書籍
如上列資料。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四、 教學方式
上課方式將包括講課、教師對話,以及師生問答。其中每週上課時間約三小時,講課一小時,對話與問答各一小時。






五、教學進度(Syllabus)

五、 教學進度
每週以一個議題為原則,共進行十三個議題的講課與討論。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六、 成績考核
1. 課堂參與討論。
2. 期末報告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