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現象學〉
授課者:王鏡玲



I. 教學目標:

通過宗教現象學的理論與實例的介紹,讓同學瞭解到如何探索不同宗教現象的方法。課程主要介紹二十世紀三位重要的宗教現象學學者:德國神學家Rudolf Otto, 羅馬尼亞裔宗教學者Mircea Eliade, 美國宗教社會學家Peter Berger;並透過和當前台灣社會的宗教現象與儀式劇場的分析,讓同學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II. 課程大綱

日期
單元名稱
內容 /教材/作業

9/22




1.宗教現象學的領域及其方法概論


「宗教」為何成為問題與宗教學的現身。教材:《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第一章

9/29
2.實際體驗宗教現象的「現場」--中元普渡
從同學進行暑假「中元普渡」田野調查成果,討論如何記錄與詮釋宗教儀式現象。☆9/29-9/30到國家劇院,觀賞無垢舞蹈劇場《醮》

10/13

10/20

10/27


3.Rudolf Otto的《論神聖》
Rudolf Otto《論神聖》的宗教現象學方法介紹。教材:自編講義。討論1:A. 將「中元普渡」的現場觀察和無垢舞蹈劇場的《醮》的表演,提出你的看法;B.神聖經驗在華人脈絡的展現特色。☆影音資料:無垢舞蹈劇場,林麗珍編導,《醮》(局部)、《花神祭》(局部)

11/3



11/10



11/24
4. Mircea Eliade的《聖與俗》


Mircea Eliade的宗教現象學的方法介紹。教材:〈在百科全書式的旅途中漫步:一種閱讀Mircea Eliade的方式〉。討論2:從《聖與俗》的神聖顯現的理論,分析一種你所熟悉、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儀式。☆影音資料:蘭陽舞蹈團,陳明才導演,《聽花人》

11/17
期中考

12/1

12/8
5. 許麗玲老師主講--靈動宇宙觀
主題:如何透過感官知覺與肢體語言達到與「神聖」力量互動的各種宗教現象。教材:許麗玲,〈巫路之歌—從學術殿堂走入靈性工作的自我剖析〉

12/15

12/22

12/29

1/5
6. Peter Berger的《神聖的帷幕》
Peter Berger的《神聖的帷幕》的現象學方法介紹。

教材:《神聖的帷幕》第一、二、五章。討論3:從《神聖的帷幕》的理論,分析台灣人如何建構世界觀。☆12/16下午參觀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已預約專業導覽)☆影音資料:播放優劇場《七彩溪水落地掃》木柵場次

1/12-1/19 期末考口試

       



IV. 上課約定:

1. 期中考、期末考佔總成績40﹪

2. 上課討論題目書面報告每次1500-2000字左右,共兩次(期中、期末考前一週交),討論1必選,共佔總成績40﹪。

3. 分組課堂報告:自行創造研發以下的典禮或儀式擇一—結婚典禮、離婚典禮、畢業典禮、葬禮(15-20分鐘,3人為限),附上文字腳本與參考資料(1500-2000字左右),可採用錄影帶、錄音帶、CD、相片、幻燈片、現場表演模擬…等等方式呈現,佔總成績20﹪。

4. 上課不點名,但不定期三次叫你/妳不到,就當當了。作業逾期不受理。



V. 上課用書



1. 夏普(Sharpe, Eric)《比較宗教學》(Comparative Religion),呂大吉譯, (台北:桂冠,1991)。

2. 王鏡玲,《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3. 奧托(Rudolf Otto),《論神聖》( The Idea of the Holy,Das Heilige)四川人民出版社。

4. Mircea Eliade,《聖與俗》(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台北:桂冠,2001)。

5. 許麗玲,〈巫路之歌—從學術殿堂走入靈性工作的自我剖析〉(台北:自然風, 2003)。

6. Peter Berger,《神聖的帷幕》(The Sacred Canop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VI. 參考書目:

1.〝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 Douglas Allen, in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M. Eliade ed.in Chief(New: Macmillan,1987)

2. 游淙祺,〈宗教現象學:其緣起、發展及困境〉,哲學雜誌26, pp.24-43



VII.上課影音資料

1. 無垢舞蹈劇場,林麗珍編導,《醮》(局部)、《花神祭》(局部)

2. 蘭陽舞蹈團,陳明才導演,《聽花人》(2002)

3. 優劇場,《七彩溪水落地掃》木柵場次(19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