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時代變遷與台灣研究:現代性、後殖民、與全球化

上課時間:週二下午1:00-4:00

授課教師:方孝謙

學分數:選修/3學分


1.課程說明:

本課程希望把「台灣研究」(定義為:二十世紀及其後漢人社會的研究)與現代性、後殖民、與全球化三個理論框架做一初步結合,屬於研一的介紹性課程。「台灣經驗」在我看來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在不到百年的時間橫跨了三個框架所指涉的時代:

1920年代跨過「現代性」的門檻後,經歷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及日本法西斯主義等三大(反)現代思潮的衝擊;1945年至87年處在後殖民時代,主導文化卻是一段忘懷日式現代性、文藝思潮反而充斥美式「現代主義」的經驗;1987年的解嚴到2001年兩岸同時獲准加入WTO,這一段時間可視為台灣要擁抱(或拒斥?)全球化的前奏,而現代性十足的「台灣民族主義」卻又同時抬頭。在矛盾輩出的三個時代裡,我希望用相關的理論圖像來幫助我們理解生活其中的人和他們的認同。

(上段中我對於後殖民時代,也就是國民黨以黨領政時代的認同塑造,另有研究構想如下:我權且依著文化霸權包括威脅、利誘、及洗腦三層面的理論架構,初步分析個人對黨國體制絕不全面而且可能高度選擇性的印象。為了節省篇幅,讓我們假定從二二八事件到解嚴的40年間,戒嚴法與白色恐怖的實施及從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到耕者有其田一連串的土改措施,分別構成「威脅」與「利誘」的常數,因此我們可以直接問及黨國體制如何「洗腦」?如果以40年間發生退出聯合國及台美斷交兩件大事來看,前者有「莊敬自強」的論述而後者則與美麗島事件糾葛引出此起彼落的黨外雜誌,而兩大事件之後記得都有國民黨全力製作的「一個小市民的心聲」版本出現,如果再加上軍中莒光日的教材,以上已經有了足夠做博士論文的材料以解決「洗腦」如何進行的問題。除了事件之外,體制面的分析也很重要,如國語推行委員會及國語日報的創立,國立編譯館審核部定國文、歷史、公民與道德、及三民主義教科書經過,中央日報社論的文本分析等等。正是經過這些有意無意的實踐才造成生活中如下的經驗:40年前筆者的庭訓是在閩南話夾著日語中聽到的,今日我的小孩則用國語夾雜英文跟祖父母交談。)


2.修課要求:

(1)期末繳交五千字左右的研究計畫,可作為將來碩士論文計畫書之藍本者。(2)參與並輪流主持每週之討論。

3.評分標準:

2-(1)60%;2-(2)40%。

4.進度:(*表參考讀物,講課會用到)

9/17:開場白及組織報告小組;讀下週讀物。

9/24現代性(一)
Walter Benjamin, 196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中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all in Illuminations (NY: Schocken Books).
Charles Taylor,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有大陸中譯本), 序及第1-4章

*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Continuum, 1989).
*Georg Simmel, 1997, Simmel on Culture (London: Sage).


10/1現代性(二)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2001)。精讀293-341(先)、23-97(後),略讀其餘。
許介鱗,《日本政治論》(台北:聯經,1983)。1-106。

*Harry Harootunian, Overcome by Modernity: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n Interwar Japa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8現代性(三)
汪暉等,〈現代性及其批判〉主題論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 #37:1-117。
*Barlow Tanie, ed.,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Wen-hsin Yeh,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0/15民族主義(一)
Ernest Renan, "What is a nation?" in Homi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4(1882)), 8-22 (中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282:4-18,1995年11月).
Ernest Gellner,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s. 3 & 8 (聯經有中譯).

Benedict Anderson,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ch.7(時報有中譯).


10/22民族主義(二)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

王明珂,《華夏邊緣》(台北:允晨,1997)1,2,3,12 章與結語。

10/29民族主義(三)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233-278頁。
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6,#21:1-72。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 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

方孝謙,〈1920年代殖民地台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 #40:1-46。


11/5後殖民(一)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In their co-edited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1-20.

Gayatri 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ary Nelson and Lawrence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71-313(中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282:94-123,1995年11月).

Edward Said, 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introduction & ch. 1(立緒有中譯).


11/12後殖民(二)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

陳芳明,(台北:麥田,2002)。

廖炳惠,《回顧現代》(台北:麥田,1994) ,13-129頁。
------,《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2001)。



11/19後殖民(三)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2001),第二章以外全部。


11/26全球化(一)

Castell, Manuel.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 (Oxford, UK: Blackwell, 1996) (有唐山中譯本)



12/3 全球化(二)

Albrow, Martin. The Global Age: State and Society Beyond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有大陸中譯本)
12/7 全球化(三)

Horng-luen Wang (汪宏倫),”Rethinking the Global and the National: Reflections on National Imaginations in Taiwa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August 2000, 17(4):93-117.





  ©2004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