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篇真是艱辛阿
我現在要多拼幾篇出來
打算把以前的壓箱寶都拿出來~~
冠賢哥 快幫幫我搞定宗教改革人觀那篇

以下這篇是我十月年會要發表的文章 (第一屆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
應該文句有順一點了
最後 沒有任何人幫我看過 我就送出去了
真的是苦哈哈 希望不要被批的太慘!
PS.引用書目真的是少得可憐!!


耶穌、鬼與祖先 觀念的轉變與適應:
改宗客家基督徒與客家教會對神、鬼與祖先觀念的差異

陳胤安
國立台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摘要
研究漢人社會的人類學家,長期關注漢人文化中的神靈觀念,對於漢人來說,祖先究竟是神、還是鬼,各地的狀況有些許差異,對於神靈觀念的認識,亦影響漢人在祭祀祖先的態度與行為,例如:祭拜祖先是因為害怕祖先的責罰。但另一方面,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調查香港新界的客家基督徒社群,這些客家人對神靈的觀念是基督教式的,且強調和其他非基督徒漢人的「區隔」。
本文研究臺灣的客家改宗基督徒和客家教會。過去我們有一個觀念認為:教會會「強硬」要求信徒禁止所有與祖先崇拜相關的活動,甚至信徒時常因此在家族與教會中拉扯。但筆者認為,改宗者在改宗的過程中,經歷「再定義」的過程,以重新釐清「誰是真的神」;教會在面對環境與傳教的角度,他們反而採取「再詮釋」的方式處理神、鬼與祖先的差別。因此,改宗者的神靈觀相較教會來說,是更獨斷性的、而且毫無含混性,而教會反而是採取中庸的角度,重新詮釋漢人的神靈觀念。










一、 引言

究竟漢人觀念中的神、鬼和祖先有什麼差異和關係,而漢人對於祖先是神、是鬼的認定,亦影響漢人對待祖先的態度與行為,例如:子孫必須祭拜祖先,否則祖先會帶來懲罰。但另一方面,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調查香港新界的客家基督徒社群,當地的客家人從清朝末年開始有大批的改宗者,整個社群改信基督教的時間也近五十年,郭思嘉的民族誌便指出他們如何從客家基督徒的角度再去處理神、鬼和祖先的關係。
而本文將討論臺灣竹東地區的基督教改宗者與客家教會,以企圖了解在這兩種不同模式的神靈觀念裡,改宗基督徒和客家教會各自抱持的立場是什麼。筆者挑選「客家」作為主要討論的對象,是由於:客家人特別強調祖先和其風水的安排,而客家教會也因而對於祖先崇拜問題,有較明確的詮釋與立場。因此本文企圖透過客家的改宗者和客家教會對於神、鬼、祖先的討論,來了解信徒與教會之間的「詮釋」與「再定義」。

二、 漢人觀念中的神、鬼與祖先

在漢人觀念裡,神、鬼和祖先的差異與關係相當地模糊,而且在不同的地區也往往對於這三者的觀念有些許差異。依照李亦園認為,人類學家對於祖先會不會懲罰子孫,或者是祖先永遠會庇佑子孫,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一端是認為中國人的祖先是仁慈而從不加害於子孫的;另一端則認為中國人的祖先不但會加害於子孫,而且加害與否有時是很無常的;在這兩端之間者,則是主張大致來說中國人祖先是仁慈的,但在某種條件下前亦可致禍於子孫。(李亦園1985: 187)

由此可以看到,漢人對於「自己」是否被祝福或加害,歸於祖先是仁慈或嚴厲,而漢人對於祖先的認識與了解,也進而影響對待祖先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漢人對於祖先的認識並非是獨立的,而是和神、鬼有關連性,因此神、鬼和祖先三者的觀念才是真實影響漢人生活的「三位一體」環節。

祖先是不是神?
A. Wolf認為:「在中國人眼中,最極端的差異就是神與祖先是一類,而鬼是另一類」(1997[1974]: 274)。對於人來說,有益處的是神和祖先,因為他們可以保佑人的生活;鬼就只會在人的生活中搗亂,甚至給人帶來災禍。因此,漢人想像的祖先是具有「能力」的。如果從人的角度來看,神、鬼和祖先三者的差異並不是在於這三者的本質上有什麼不同,漢人認為神、鬼和祖先都有能力,所以差別在於:這個神、鬼或祖先會不會給人好處、祝福人。倘若這群人認為「祖先會祝福子孫」,大體上他們認為「祖先是神」。
然而,在祖先對於子孫的態度上仍有許多爭議,但眾多想法都一致地指向:「祖先有能力懲罰或添福」。而祖先和神的差異便是在於「神具有威力且代表公眾道德倫理,祖先相對的是比較弱小的而且只關心自己及子孫的福利」(Wolf 1997[1974]: 273)。所以,祖先仍然是神,只是他在能力上和神有所區別。

祖先是不是鬼?
此外,Wolf的文章顯示:人通常都將鬼比喻為暴徒或乞丐(同上: 276)。但漢人對鬼有兩種態度,一者認為他們既然是暴徒或乞丐,就沒有理由要給他們東西,或者是任何的供養;一者認為因為他們是暴徒,所要給他們一點東西才可以安撫他們,否則永無寧日(同上: 275)。漢人對於鬼的態度也存在矛盾情結,平常大家很討厭鬼魂騷擾他們,因而不願意供奉他們任何東西;但是到了中元普渡,漢人認為鬼魂會在此時從陰間出來遊蕩,人們害怕被他們騷擾,所以主動擺設宴席來安撫這些孤魂野鬼。
從漢人對鬼的態度可以看到祖先與鬼的差異:在於一個該被供養;一個不該被供養。Wolf指出,「一個靈魂被視為鬼或祖先,完全要看當事人是誰。一個人的祖先即別人的鬼」(同上: 250)。此外,漢人認為如果死後沒人祭祀就會成為孤魂野鬼,也因此產生冥婚 和供奉公媽牌的習俗,這些行為就是體現:即便祖先去世,但是能否「當成」祖先而不是孤魂野鬼「仰賴於子孫的孝道」,以及自己是否在家庭祭祀的體系裡面。由此可見,「祖先」的概念是建立在一套的親屬家庭觀念之中,在體系之中的就是「祖先」,在體系之外的就是孤魂野「鬼」。甚至,在自己家族祭祀之外的靈魂都是鬼,所以別人家的祖先對於我們家來說是鬼。對漢人來說,鬼和祖先的區分相當明確,是建立在親屬體系的劃分之上。
所以,就性質來看,鬼和祖先就毫無差別了。既然我家的祖先在你家是鬼,表示祖先事實上有鬼的性質,只是在主觀和當事人的角度來看,他不是鬼。鬼和祖先的差異,在漢人的觀念中似乎就只是「自家鬼與否」的差別,祖先仍然是鬼,只是他們是有人奉養的「家鬼」。

祖先似神又似鬼?
漢人對於「祖先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充滿矛盾和模糊性,甚至這樣的模糊性形成內在的張力,祖先既是神、又是鬼,他既會施予恩惠、也會給予懲罰,他可以是家族的護庇、也可以是暴徒般的鬼,他是善的、但是卻又是惡的,甚至鄰居的祖先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威脅性的。此外,漢人觀念中的神、鬼與祖先的差異,並非是本質上的差別,而是在主觀經驗和當事者角度上的不同。因此,漢人對於祖先的祭祀不只是出於孝敬父母,更帶有對於神靈的害怕與恐懼,且期待從祭祀祖先能夠得到好處。

三、 客家基督徒的神、鬼與祖先

前文主要在回顧過去對於漢人的神、鬼與祖先觀念的文獻,以方便我們釐清這三者之間的差別,而過去的文獻討論對象也著重在漢人傳統信仰的神靈觀念。而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曾經對香港新界的崇謙堂(Shung HimTong)進行調查,當地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居民是「客家基督徒 」(Constable 1994: 1)。當地高比例的基督教改宗,歸功於早期將基督教傳到香港的宣教團體──巴色會(the 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巴色會進到香港、廣東地區之後,基督徒改宗人數便相當快速地成長:

一八四七年第一批巴色會傳教士到香港宣傳基督教,在一八五零年有五十人改宗基督教,到了一八五五年改宗人數超過增加兩百人。接下來太平天國時期和客家本地戰爭更讓改宗的人數戲劇性的增加。一九零九年巴色會在廣東的紀錄是超過一萬人的改宗者,一九四八年的人數更到達兩萬人。這些改宗者最大多數的便是客家人。(同上: 16)

郭思嘉發現:改宗後的客家基督徒和中國人(漢人)的習俗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門上不貼春聯,沒有祭拜土地公的村廟,也不會請風水師來看風水。這些客家基督徒相信基督信仰唯一的神,並且他們憐憫那些不放棄祖先崇拜和「假」神與偶像的人(同上: 97)。因此,他們迥異於漢人對於祖先的崇拜以及神靈觀念,他們的神靈觀完全是西方基督教的。

客家基督徒的清明節
因為中國的清明節和西方的復活節時間差不多,大約在陽曆的四月初,所以崇謙堂客家基督徒將兩者視為是一樣的(同上: 98)。例如:非基督徒會在清明節去墳墓祭祖,但是客家基督徒用復活節取代中國清明節的活動,在週末到教會參加復活節的主日禮拜,以紀念其祖先。然而,我們不能因而認為這些客家基督徒犯了「含混(syncretism)」的問題,將中國信仰和基督宗教的觀念混合在一起。崇謙堂地區的基督徒明顯區分開中國信仰與基督教信仰的差異,不同於其他香港的新教和天主教會寬容地對待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融合(同上: 99)。
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為了避免自身的基督教信仰混雜了中國的神靈觀念,因而強調他們與其他漢人非基督徒的神靈觀念有何不同,而與漢人的神靈觀念形成兩種完全不同模式。

客家基督徒的神靈觀
郭思嘉指出: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不會提供供品給死人、也不會在家放置祖先牌位祭拜,因為他們認為祖先是沒有能力和力量的(同上: 109)。他們並不會像其他漢人去祭拜祖先,認為可以從祖先身上得到恩惠和好處。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即便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不去祭拜祖先,但不代表他們不認同中國漢文化與儒家對於中國孝道與家族繼承的文化,他們仍然會去「紀念」這些先人,只是不去祭拜他們。簡言之,對於客家基督徒來說,祖先對於只是死去的「人」,他們認為:就算如果他們沒祭祀祖先,沒去整理祖先的風水,也不會被祖先捉弄,或遭遇不幸。
另一方面,對於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來說,他們矢口否認相信鬼,但基督徒小孩在學校卻仍舊在講鬼故事,且這些鬼故事和中國的鬼故事也是相同的(同上: 111)。客家基督徒對於中國鬼月的盂蘭節和中元節沒有都興趣,他們認為這些節慶是「魔鬼」的工作,參加的人也都是迷信的人,所以基督徒對於和鬼打交道沒有太多興趣(同上: 111)。甚至,基督徒也認為看風水是迷信的行為(同上: 121)。

對於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來說,祖先是死去的「人」,他們沒有特別的力量可以作什麼;他們也認為鬼不存在,認為這些都是迷信的行為,即便他們的小孩仍舊會討論有關鬼的事情,但他們宣稱並不相信鬼存在。此外,客家基督徒對於神的定義是相當明確的,神只有一個,就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的神。因此,對於客家基督徒來說,三者的劃分相當地清楚,死去的祖先和現在活著的都是人,神只有一位,而祭拜鬼是迷信的,因為鬼根本不存在。

四、 改宗後的臺灣客家基督徒

漢人看待神、鬼和祖先是相當模糊的,祖先似乎是神、但是又不完全是神,他對於別人家來說又是鬼,但祖先又不能說是鬼,因此對於信仰漢人民間信仰的人來說,這三者的概念是相當模糊、難以劃清的。但對於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來說,改宗的歷史將近五十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從「漢人的神靈觀」轉換成「基督教的神靈觀」,因此他們可以明顯劃分出自己(客家人的基督徒)和其他人(客家人的非基督徒或其他非基督徒)的觀念差異,甚至這個差異成為崇謙堂客家人認同的來源。而下文將對於臺灣竹東地區的客家人基督教改宗者與教會進行研究,以了解他們怎麼定義神、鬼和祖先的差別,而這中間又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

改宗者看「祖先」
筆者訪談一位剛改宗基督教的受訪者──范先生 ,在與他訪談的過程中,范先生從改宗後的角度重新描述他過去的宗教經驗,以及他「錯誤」的神靈觀。對於為什麼要祭拜祖先,他認為:

他既然養育我們,就不要忘記他,拜他就是沒有忘記他。拜祖先和拜一般神明,從現在想起來有一樣的心情。現在信了耶穌,仔細想想,他過去燒給他們的金紙銀紙,連擦屁股都很粗糙難用,那些東西能做什麼用。

范先生改宗基督教之前祭拜祖先的目的主要在於「不要忘記祖先」,因為子孫都是由祖先所養育大的。在這個層面上,他認為拜祖先是一個「孝敬祖先或父母」的行為,也透過祭拜祖先可以體現他對於家族、父母親的孝道。然而,他從改宗後的角度來看,他認為過去那些祭拜都沒有意義,甚至燒那些供品給祖先根本沒有用。
但是,除了這些孝敬為出發點的心態之外,范先生也指出:在親戚朋友之間都會流傳不祭拜祖先會遇到的壞事與厄運,因此提及過去能夠不拜祖先嗎?范先生對過去的描述:

不能不拜他。如果不拜,一般人就會說,祖先會來責罰人,會來讓子孫受到一些災害。所以,除了紀念之外,就是害怕。有一段時間很窮,什麼拜拜都沒有,活命都有問題了,他後來發現說那一段時間沒有拜拜的行為,也一樣過日子阿。

因此,祭拜祖先除了孝道之外,是害怕祖先的責罰。也就是過去他們認為祖先是有力量的,能夠讓子孫過得好或者是過得壞,所以對於祭拜祖先不可以夠馬虎,更不得不祭拜祖先。但是,改宗後他便回想過去的經驗:曾經很貧困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拜,生活也一樣過,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提及有沒有因為沒有祭拜祖先而遇到什麼厄運,范先生也認為「沒有」。因此,對於改宗後的范先生來說,祖先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沒有辦法責罰人,而那些厄運的事情也都是大家道聽塗說,他自己也從未親身經歷過,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這些事情。再者,當筆者進一步追問他之後怎麼處理祖先,范先生認為:「不打算處理。」認為這些事情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就是死去的親人而已。
因此,對於改宗後的范先生來說,他不認為祖先有任何能力,也不用擔心祖先會不會來責罰自己,甚至他檢視過去的經驗,也認為祖先無法來責罰他,所以他並不打算處理祖先的事情,也不會祭拜他們。

改宗者看鬼與神
曾經做過挪吒的乩童的范先生,對於鬼和神的觀念也有很大的轉換。范先生描述過去他當乩童的經驗中,「事實上只有第一年真正有神靈附身,發生奇怪的事情發生,其他都是騙人,『神明』都沒有附身,只是為了賺錢討生活。」回想過去,范先生說:

現在不理他們(以前祭拜的神明)了。他發現他真的沒有得到什麼幫助。他覺得,以前有一段時間他也很認真,像是建廟的時候,都是殺豬殺羊來拜,但是家裡反而有更多的困難,好像沒有得到實質的幫助。……這些『魔鬼』很奇怪,你不怕他,他反而有點怕你。鬼只會欺負那些軟弱害怕他們的人。

范先生也曾經擲筊找工作,「神明」指示可以得到工作,但最後卻無功而返,使得他回到家非常生氣,還把神明桌弄得亂七八糟,事後想一想,也沒有發生什麼不幸的事情。透過他對於過去民間信仰的經驗描述,可以體現范先生對於漢人民間信仰的「功利性」,透過與「神明」的通靈經驗賺錢,也希望可以從「神明」身上得到好處,如果沒有辦法滿足他們,人也會生氣把這些祭拜的對象丟掉或不尊敬他們。
值得注意的是,范先生改宗後對神靈觀念的轉換:過去祭拜的「神明」變成「魔鬼」。「神明」不再是神,而是鬼,甚至祖先也是鬼。依據他過去當乩童通靈的經驗,他並沒有否認這些「神明/鬼」的能力,過去認為神明的能力很大,現在覺得他們因為是「鬼」,所以都不及「神」──基督信仰唯一的神──有能力。而這個轉變可以化解中國傳統神靈觀念中的模糊性,原本神、鬼和祖先的觀念是很難切割的,鬼和神在一些民間故事裡面,似乎都只是一線之隔,而祖先和神與鬼之間也存在相似性,似鬼似神。
但是對於改宗者來說,基督教的神靈觀加入,最直接適應新的神靈觀的方式:就是重新定義「神」的意義。因此,對改宗後的范先生來說,「神」就等同於「耶穌」,而其他不是神的靈魂體就是鬼。因而,除了耶穌之外的靈魂都是鬼,祖先、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無疑都是鬼,而鬼和神之間的界定,轉變相當清楚、沒有模糊,不再有是鬼、是神,還是祖先的混淆,即轉化成為「耶穌」、鬼與祖先的分明關係。此外,由於基督教禁止崇拜除了耶穌之外的神,祖先便自然地排除在這個範疇之外,而改宗者也相當清楚的界定出,祭拜祖先是不可祭拜的對象。

五、 竹東客家教會的耶穌、鬼與祖先

不同於改宗者的觀念,將「耶穌」、鬼與祖先劃分的相當清楚,同樣受到基督教教義影響的客家教會,卻有另外的觀點討論神、鬼與祖先。竹東的客家教會大體上與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有相近的想法,但特別的是:「對於祖先與鬼的觀念有不同的『詮釋』」。
H教會位在新竹縣竹東鎮,成立的時間大約是西元一九五二年,一開始教會成員以軍眷為主,至一九七六年開始較多向客家鄉親傳教(中華基督教信義會文字部2007: 96-97),現在教會的主日禮拜以雙語進行,牧師是以客家話講道,同時翻譯為普通話。H教會對於客家基督教的議題相當關注,致力於客家的基督教傳播,以及基督教與客家在地文化的協調。對於客家教會如何看待「祖先」,H教會的牧師認為:

真正的祖先就是神。人有找神的心,所以人會拜祖先。只是我們中國的社會變成拜那個祖先牌位。(人)對於生命不瞭解,(靈魂)會不會回來?是不會回來。在後面會做鬼作怪好像有能力的是魔鬼。基督徒不拜祖先的原因是不拜鬼,罵我們的祖先是鬼是大逆不道的。不拜真正的神、拜其他的沒有拜到真神的就是「偷取敬拜」。

因此,對於H教會來說,「真正的祖先」是神,而且是基督教唯一的神,而我們所「祭拜的祖先」是鬼。也就是說,教會認為我們如果要祭拜祖先,對祖先表達慎終追遠的意義,我們要祭拜的不是「祖先牌位上的祖先」,而是創造人的「神」,這個神才是真正的祖先。此外,教會的牧師亦認為:中國人祭拜祖先是一種天性,因為人都想要尋找神,只是中國人找「錯」了,把死去的人替代真正的神來祭拜。因此,對於H教會來說,他們並不認為「尋找祖先」是不好的,而是認為要尋找的「真正的」祖先「就是」基督信仰的唯一神。
對於非基督徒的客家人來說,祖先與風水的「靈驗」代表祖先的「能力」。H教會對於這個現象並沒有否認,反而認為:

古怪的事情發生是真的,但是他們並不是我們的祖先來搗亂,而是那些魔鬼來搗亂……如果我們死掉回來責罰子孫,有這樣的事情嗎?只有魔鬼可以。他們是真的受到害,所以他們害怕。魔鬼在後面作怪,也不要說他們太迷信,有些也是真的碰到一些事情,也是很真實。

我們「真正的」祖先是神,他不會捉弄子孫,而我們「去世的祖先」亦沒有能力捉弄人,就如同崇謙堂的客家基督徒的想法一樣,他們是死去的親人是「人」,不會有力量可以來捉弄或責罰子孫。因此,H教會對於「祖先會責罰人」是相當不以為然,認為我們死去之後將會成為「祖先」,沒有理由要回來責罰自己的子孫,祖先回來捉弄子孫是件荒唐的事情。而H教會和范先生都同樣認為:「對於祭拜祖先的逼迫性與戰戰兢兢是來自於害怕」。
總歸來說,以客家人為主的H教會認為:神就是耶穌,是唯一的神,其他的都不是;而「真正的」祖先就是神,我們不應該祭拜祖先的牌位和我們死去的親人,因為他們都是人,所以人沒有能力可以責罰或給子孫好處。而鬼是存在的,他們透過「祖先」來捉弄人,讓人害怕他們。

六、 結論

神、鬼與祖先這三個觀念的區辨,對於漢人來說是模糊不清的。例如:媽祖成為天上聖母的過程,從林家的祖先轉變成鬼,最後被帝國封為天后,這過程的背後充滿政治的因素(Watson 1985),由此可以看到,漢人的神、鬼與祖先的差別,並非是本質上的差別,而是從不同的當事人或主觀出發,甚至是具有目的性的操作與詮釋。但對於改宗基督教半百年的崇謙堂客家基督徒來說,他們明顯區分漢人與自身基督教的神靈觀念,他們認為只有基督信仰的神是神,其他的都不是神,也不相信鬼,對於祖先的崇敬在於「紀念」他們死去的親「人」,而不是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保佑他們。因此Wolf描繪的中國神靈觀念與郭思嘉描述的客家基督徒是兩套不同的神靈觀念,他們「平行」的被區分開來,彼此並沒有互相混雜與交集。
對於竹東的基督教改宗者來說,他們必須從客家人的神靈觀念轉換到基督教的神靈觀念,其採取的策略是「重新定義神」,過去信仰的神明與現在基督信仰的「神」有什麼關連與差異性。透過「再定義」神與鬼、祖先的差別使三者的關係變得涇渭分明:祖先不是神、而是鬼,在基督信仰中不能祭拜其他的除了神之外的東西,所以祖先也不祭拜。這是一套比崇謙堂的基督徒更加極端的模式去定義神、鬼與祖先的關係。
反觀致力處理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H客家教會來說,神、鬼與祖先的關係就顯得複雜許多,和崇謙堂客家基督徒的觀點也有些差異。H教會認為神是唯一的耶穌,鬼並不是不存在,而人的祖先事實上就是基督信仰中的神,只是漢人祭拜錯的對象──祖先牌位。對於非基督徒之間流傳一些祖先崇拜的聽聞,H教會並不否定,而是認為都是魔鬼故意製造害怕。
因此,筆者發現改宗者與客家教會對於祖先神靈的態度是兩套有差異的模式。過去我們認為,教會對於中國神靈的觀念是相當「激進」的,教會會「要求」信徒遠離傳統信仰的習俗,並且他們總是處在離中國傳統信仰最遠的位置,而信徒在這當中擺盪,並且有混雜的觀點。但是在筆者的研究中發現,教會、改宗者與傳統信仰的關係未必如同過去的想法,改宗者反而因為經過改宗的過程,以適應基督教的生活,所以對於傳統信仰的觀點是距離相較於教會是更激進,透過極端的模式以取得對於基督宗教的認同,而教會為了傳教的目的,反而重新詮釋傳統信仰的現象,以拉近和非基督徒的距離。

七、 參考資料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文字部
2007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五十週年特刊。新竹:中華基督教信義會文字部。
李亦園
1985 中國家族與其儀式。收錄於《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頁184-209。臺北:允晨文化。
Constable, Nicole
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tson, James L.
1985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p. 292-32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 , Arthur P.
1997[1974] 神、鬼和祖先,張珣譯。刊於《思與言》第35卷第3期,頁233-2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