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文字化有需要 依附漢字有合理正當性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3-30 08:12
客語文字化挽救客語流失政策推動系列二(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
客語文字化有需要性嗎?多位學者說,任何族群文化的傳承需要靠語言文字,尤其語言需要靠文字流傳,有了文字,語言文化即可穩定的流傳下去,而從客家話最早源起於中國唐朝末年到宋朝初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漢字古早就是客家話的書寫系統,只是一直沒用,現在重新拿回來建置使用。
苗栗籍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陳運棟表示,有史以來不曾有客語寫成文書流傳下來,原因是看的人口相對顯少,如果從這一層面考量,客語書面化似沒有需要,但如今台灣的客家話面臨快要消失的危機,做為客家族群的一份子,一定要想辦法讓客家話回復發聲,客語文字化也就成為客家文化復甦運動的一環。
客委會推動客語文字化政策是依附在現成的漢字,以羅馬拚音之一的通用拚音系統為客家話標音,再尋找對應的漢字,理由在那裡呢?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言研究所所長羅肇錦告訴中央社記者,漢語是漢字影響的語言,但漢語至少有七、八種,包括吳(上海話蘇州話)、閩(閩南語或河洛語或福佬話)、粵(廣東話)、客、贛(江西話)、湘(湖南話)、北京話等語言,因此,漢字不專屬於北京話或某一種語言,所有漢語都可使用漢字做為書寫系統。
羅肇錦指出,很多人一直以為客家話與閩南語沒有文字,其實是有的,它們都是使用漢字上千年的漢語支系,尤其閩南語的年代較客家話更久遠,只是和客家話一樣一直沒有使用漢字書寫。
他認為,如果沒有漢字,客家話、閩南語只靠流傳的拚音是沒有辦法溝通的,如果有接觸相關語言史料的人,可以發現使用漢字,竟然可以對照認出客家話與閩南語的七、八成。
主要原因,就是客家話保留中古唐宋時代許多漢語語音,也含有許多古代雅言的成分,例如,稱「吃」為「食」,太陽稱「日頭」,鍋子稱「鑊頭」,稱我為「吾」,稱他為「其」,早上是「朝晨」,正午稱「當晝」,晚上稱「暗夜」,學校稱「學玩」,打瞌睡稱「督目睡」,年輕人稱「後生人」,流星稱「星兒瀉屎」,公公婆婆稱「家官家娘」,節儉稱「做家」,妻子稱「輔娘」,媳婦稱「辛臼」,可說比現在國語還要文雅。
中央大學客家語言研究所助理教授陳秀琪表示,客家話的書寫系統本來就是屬於漢字,但一直未用,書寫系統與講的系統未同步進行,造成大家一直認為客家話沒有文字,久未使用書寫系統後,那一音該對那一字也就不清楚了,因此,客語文字化對客家文化傳承是好事,否則,客家話繼續不斷流失,終將使客家文化消失。
語言會隨時代變遷一直變化,就像羅肇錦所言,如果不傳文字,即使相隔僅僅一百年後,回頭再看同一種語言,也會變化到令後人無法懂,客家話也不例外,因此,客語文字化確實有需要,依附現成的漢字做為書寫系統,也有其合理性與正當性。
-----------------------------------------------------------------------------------
專家:客語文字化多元界定 少誤會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3-30 08:13
客語文字化挽救客語流失政策推動系列三(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文字化」政策,主要採行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五種腔調,但專家說,客家話其實至少兩、三百種腔調,建議要多元界定,比較不易產生誤會!
客家話腔調數百種,如果要加以文字化,專家認為,有必要從客家人的源起瞭解客家話的變遷以追根探源,客委會委員陳運棟告訴中央社記者,什麼是客家人?這個議題一直困擾著客家學界,客家人口最多的中國相關研究目前承認「北源說」與「南源說」,兩說各有道理。
陳運棟指出,「北源說」發展較久,也是全世界客家人承認的五次或六次或九次南遷說;主要是受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興起等天災兵燹人禍等歷史大事件因素南遷的漢人,逐漸形成客家族群。
1980年代以後,中國客家研究的年輕學者指北源說不夠科學,他們從人類學角度來看,北方南遷的漢人與少數民族融合,成為客家族群,由於漢人的文化較高,因此形成以漢文化為主的客家文化,再從基因研究發現,透過通婚混血,客家族群的南方族源比較多。
另外,「北源說」現在也出現另一種截然不同、有待學界進一步研究考證的嶄新說法,即客家話只是一種「中國化」的語言而非漢語的一支。即學者江運貴主張客家人發源自黃河以北的古代胡人聚集地,客家話可能與阿爾泰民族已經消失的通古斯語有關,也可能是華北最古老語言之一,也是目前客家話與北京普通話有無法溝通的差異的原因,甚至客家話與韓語有部分相似,但因選擇漢字而未像韓文進一步發展出嶄新的語言。
不過,陳運棟個人看法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客家研究學者羅杰瑞(Norman)博士相近,這個說法指漢語有北邊與南邊的漢語,北方漢語屬於阿爾泰語系,南方漢語指從長江以南經華南到越南的百越族,包含苗猺畬閩等少數民族使用比較接近漢人的話,這兩種漢語分別從北往南與由南向北發展,客家話就是夾在中間的漢語。
陳運棟指一般人界定客家人為漢族中一個離散的族群,講客家源流是探究客家人從那裡來?人類學界近來則看客家人到了那裡?顯然最離散的族群到了全世界。
他說,三百年來陸續到台灣的客家人以四縣腔最多,來自廣東梅縣對應的古代嘉應州所屬興寧、五華、平遠、蕉嶺四縣,最先到高雄屏東的六堆客庄,後來也北遷苗桃;其次是海陸腔,來自惠州海豐陸豐兩縣,分佈新竹桃園花蓮;來自潮州饒平縣的饒平腔則散居各地。
學者專家認為,四縣腔較純正標準,混有福佬與土著音後,漸漸轉變為海陸腔,饒平腔因地理因素兼具四縣腔、海陸腔與福佬話特色,散居各地,另有詔安腔,源自福建省詔安縣永定,為李登輝、吳伯雄的祖籍,分佈雲林崙背,大埔腔在台中東勢。
陳運棟說,永定客家話就有六十個腔調,四縣腔北部與南部也很不一樣,許多差異留待客語能力高級認證基本詞彙整理時再討論,期待能多元界定,較不易產生誤會。
-----------------------------------------------------------------------------------
基礎工程 編中級中高級客語詞彙語料選粹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3-30 08:14
客語文字化挽救客語流失政策推動系列四(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繼客語能力認證初級基本詞彙發佈後,又在今年四月首次要辦理客語能力認證中級與中高級測驗之前,花了兩年時間討論編定中級與中高級基本詞彙和語料選粹,編輯委員之一的中央大學客家語言研究所所長羅肇錦說,這是基礎工程,很累,但一定要做。
如何做呢?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錦華告訴中央社記者,兩年來密集召開一百一十一次詞彙編選會議,蒐集詞條達八千餘條,經反覆討論比較,再決定是否收錄或編入更高級,且五個客家腔調共同討論,最後選取適用中級與中高級用語四千九百六十五條詞彙,另精選客家山歌二十首、童謠與唐詩各十首、諺語二十五則與昔時賢文三十句,彙編成語料選粹,再據以編輯題庫,就是四月十三日認證測驗要考的。
莊錦華說,客語能力認證初級以能溝通為原則,中級則需通識客家傳統語言、文化、音標,且能運用客家諺語與辭彙;中高級還需熟知傳統客家山歌、諺語、文學等且能嫻熟運用客家辭彙;而取得中高級認證者也代表具有教授客語的能力。
詞彙用字在編輯上最費斟酌,經二十一位委員討論確定,客語書寫用字採「找本字」、「採堪用字」、「選用借代字」、「採用俗字」、「造新字」五大原則。
找本字是找出形音義俱合的漢字,例如濃稠,客語四縣話說「neuˇ」,水乾涸了叫做「kiet」,形容濃稠不帶米湯的稀飯叫做「neuˇgakˋkiet」,「neuˇ」俗寫作濃或稠,濃字音近義同,稠字純粹是借義。
經委員找出「醹」字,說文解字解釋「酒厚也」是本義,古時做酒未經蒸餾,醇厚老酒酒糟已溶化且水分蒸發光是醹,若採做客語「neuˇ」,形義都恰當,但廣韻等字書找不到音,後來在其他文獻找到記錄,清人段玉裁研究指醹字從「需」得聲,需字上古音歸侯部同韻,廣韻裡醹與臑、儒等字同音,漢書宣元六王傳「姬胊臑」,後人注解「臑,音奴溝反」,奴溝反切出的客語四縣音就是「neuˇ」,是流傳兩千年以上的古音。
採堪用字方面,客家習俗稱農曆臘月二十五日為「入年駕(ngip ngienˇga)」,正月初五過了叫做「出年駕(cutˋngienˇga)」,駕字該用那個字?有多種看法,認為是年關的主張用「界」,但必須轉讀成吳音才合,認為是放年假的主張用「假」,認為是迎接傳說中的年獸大駕光臨的則主張用「駕」,還有採用「價」字的,但都缺乏足夠說服力,最後以「駕、假」並列。
莊錦華說,編輯過程從詞條蒐集、選定、審音、定字、到華語詞義對應、造例句、對譯為華語,再從四縣腔轉換為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等腔,每一過程都極費周章。
她不諱言,常常一再推敲才達成共識,且全部都可從網路下載,同時編製成多媒體互動教材與電子字典且有PDA版本,還譯成英文,以利查詢與無國界學習,日後還將廣納各方建言修訂,對建構台灣成為全球客家研究中心並使客家語文永世傳承,預期將有很大幫助。
-----------------------------------------------------------------------------------
客語認證邊做邊改進 將增辦小學客語認證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3-30 08:15
客語文字化挽救客語流失政策推動系列五(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
透過客語能力認證分級測驗來推動的客語文字化政策,是前無古人的文化建設基礎大工程,專家指客語認證仍須邊做邊改進,站在客家話推廣的角度,小學生學習客語最重要,目前認證模式超出孩童程度,違反教育原理,經過討論,客委會已經決定在民國九十九年增辦小學客語認證。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言研究所所長羅肇錦表示,客語文字化的整理很不容易,爭議很多,相較比較強勢的閩南語也在努力做文字化工程,客語卻搶先開跑,主要原因是客家人討論的爭議相對閩南話比較少,閩南話是比客家話更接近遠古漢語的語言,年代更久遠則改變更多,有音無字的情形更多,或是找不到對應的漢字,有時找到,音又差很遠。
例如:客語的吃中飯叫做「食當晝」,閩南話說成「ㄐㄧㄚˇㄉㄧㄥˇㄉㄠˇ」,天天用的話語,很多人卻不知道最後一個字「ㄉㄠˇ」就是古漢語「晝」的意思,羅肇錦表示,閩南語文字化與客語文字化都還要花很多功夫,客語文字化在已經建置客語能力認證中級與中高級基本詞彙和語料選粹的基礎上,也要在邊做邊改進中循序進階文字化,高級認證的籌備要趕快開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員陳運棟主張,客語認證最主要作用不在做研究與教學,而在推廣客家話,以凝聚所有客家人的認同,激勵大家願意學客家話,並配合推動客語文字化,因此,認證分級原來依序是初、中、高級,後來教育部反映國中小學鄉土母語教學的客語師資要趕快培養提供,客委會把中級與高級之間增一個中高級,四月十三日將首度舉辦認證測驗。
中級與中高級客語認證以分數高低區分,二百一十四分以下列中級,二百一十五分以上列中高級,通過中高級客語認證者,可參加教育部三十六小時教育學分的研習後,取得鄉土母語教學的客語支援教師資格。
陳運棟說,站在客語推廣面,客語認證最主要的對象是小學生。原來客語能力認證初級推出時,也鼓勵小學生報考,報名也相當踴躍,但是,認證考的是大人生活面的詞彙,超出小孩子的生活經驗,例如口試看圖說話對小孩來說要求太高,違反了教育原理。
因此,陳運棟建議客委會,把小學生客語認證從現行認證切割出來單獨辦理,只要把小學生的國語課本翻譯成客語,據以命題考試,不必強調孩童的客語運用能力,只要使孩童肯學、想學、願意學即可。
陳運棟透露,客委會已討論通過,最近編列明年九十八年度概算時,將先把國小課本翻譯成客語,原則上六個年級十二冊課本分成初、中、高三級,大約兩個月可譯完成,可提供孩子用功練習與教師加強教學的依據,兩年後即九十九年度即可開辦小學客語認證,以逐步落實客語認證邊做邊改使客語文字化更臻完善的目標。
原文轉載自【2008-03-30/中央社】
- Oct 07 Tue 2008 11:24
客語學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