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目前有關宗教研究的原文書,已經有很多翻譯成中文,希望同學利用時間閱讀,增加對宗教研究議題的分析與論述實力。



《強勢宗教》



作者:加百列.艾蒙德(Gabriel A. Almond)、(R. Scott Appleby)、依曼紐.西坊(Emmanuel Sivan)



出版社:立緒



不可小覷的宗教基要主義,已展現全球格局

二○○一年秋季,「全球基要主義」現象在全世界數百萬人的心中成了前所未有的緊急課題。來自四十八個國家,超過兩千八百名的受害者,於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摧毀世貿大樓並破壞五角大廈的恐怖攻擊中罹難。

美國、英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在此攻擊之後,終於全面認識到基要主義式的宗教暴力。現今宗教基要主義已真正展現全球的格局,其驚人的力量已無法否認,甚至位居核心圈的政策制定者,過往習慣以世俗角度來詮釋自行其道的真信徒所策劃採行的各式行動,也不再小覷這股力量。

此書之命名為《強勢宗教》(Strong Religion),乃因這些運動崇尚武力,且強烈反對世俗化。他們呼籲遏止數個世紀以來宗教在世俗勢力前潰敗的現象,攻擊優於防衛是他們遵循的法則,他們也經常採用暴力及赴死的激進方式,作者選用「強力」(strength)一詞,意在提示這些運動需要嚴正以對。

西方對此宗教勢力的無知令人驚愕,美國的基督徒長久以來已習慣由宗教自由、政教分離的原則及法律規範所主導的宗教多元社會,而遺忘了其傳統中戰勝死亡的根。如同回伊斯蘭教徒,基督徒也認為殉教是成聖的主要機會,也是通往天堂的直達車票。

本書成書在九一一恐怖主義攻擊美國之後,宗教基本教義派成為公共辯論最熱門的主題之時,提出大家極想知道的——為何基本義派的運動會轉為暴力?基本教義派對人權、安定及民主形式的政府會產生全球性的威脅嗎?基本教義派的未來如何?

要回答上述問題,本書引述一項對基本教義派長達10年,針對全球五大洲、七個世界宗教傳統中反現代、反世俗的軍事宗教運動的整合研究計畫成果,分析促成基本教義派運動在全球崛起的各種社會結構、文化氛圍及政治環境,包括回教哈瑪斯(Harmas)及西茲布拉(Hisbullah)、北愛的羅馬天主教及新教的民兵、美國的道德多數及基督教聯盟(Moral Majority and Christian Coal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印度的錫克激進份子及印度教國家主義者。

作者對強勢宗教詳細描述滋養此類運動的文化背景,開啟一個了解不同型式基本教義派的運動的窗口,並指出會激發此類運動的歷史事件。

***************

《宗教哲學:佛教的觀點》

作者:雅文德.夏曼(Arvind Sharma)

出版社:立緒

從佛教哲學觀點探索上帝、命運、永生與復活、業與輪?這個世界可能已經到了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十字路口,正如佛教首次出現時,印度也曾經站在那個十字路口。

本書大膽而具挑戰性,雅文德.夏曼(Arvind Sharma)是美國蒙特婁McGill大學比較宗教學教授,他以「無物是神聖的」這個極具爭論性的問題作為本書的開始,認為無論是佛教哲學,或者宗教哲學研究都是以這個問題做為基礎,然而兩者的答案卻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在本書的進行中,夏曼質問一些諸如惡的本質、相信或不相信上帝、人類的命運、永生、業和輪?等核心論題,除了獨立審視每一個議題之外,也從佛教哲學的觀點逐一探看和西方主導的「宗教哲學」宗旨之間,其異同何在,又如何共與不共。夏曼教授對每個主題具備健全的知識基礎,企圖在跨文化的脈絡中,充分激起哲學反思的火花,對於有志於宗教研究的學生、任教宗教哲學課程的老師以及所有對佛教思維方式有興趣的人,這是本具啟發性而且重要的研究著作。

***************



《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作者:楊慶堃

譯者:範麗珠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01日



楊慶堃的這部《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是研究中國宗教、社會和文化的經典作品,被譽為研究中國宗教的“聖經”。全書對中國宗教進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與闡述,詳細考察了中國社會中各種類型的信仰,以及國家政治、經濟和儒家學說的關系,描述了中國社會與宗教的整合狀況。對中國社會和中國宗教的比較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均可閱讀。

楊慶堃(C.K.Yang)(1911-1999),華裔美國社會學家、原籍廣東南海。1932年獲燕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學位,193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39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先後任紐約商報編輯、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回國後,1948年起任嶺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並在廣州近郊鷺江村從事農村社區的調查工作。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1953年任匹茲堡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19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學創辦社會學系。



楊慶堃的這部著作《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于1961年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是研究中國的宗教、社會和文化的經典之作,對我們理解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幫助,只可惜一直沒有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現在復旦大學的範麗珠教授完成了此一使命,為我們提供了較為完美的中文譯本。我希望中國的學者、官員以及普通民眾都能夠閱讀它,因為這里提供了中國文化的重要信息,闡述的是對中國社會有著極大影響的宗教、祭祀儀式和信仰。對此,楊慶(方方土)從眾多的歷史和人類學的資料,特別是地方志中發掘了詳細而客觀的證據。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表明了宗教的儀式和信仰是怎樣成為中國社會,包括家庭、階級、民間團體、行業、經濟活動和朝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所有的這些階層、宗教和社會都是相互影響,又互為支撐的。宗教的傳統同時又是個人以及社會道德的基礎。

他所有的這些貢獻,都對我本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對我來說,楊慶堃的著作簡直可以被稱為研究中國宗教的《聖經》。因為我已經讀了不知多少遍,乃至我手上的這本書已經被我翻爛了。我對于民間宗教教派的最早研究就是受到本書第九章的啟發進行的;而我現在研究的華北民間儀式和信仰,同樣是受到了第四章中關于“民間信仰的公眾性”內容的影響。但是,我要補充一下,通過對民間信仰公眾性的研究,我意識到楊慶堃提出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的概念存在可商榷之處。楊氏認為“制度性”宗教意指與國家、寺院的僧侶、道觀的道士以及民間宗教教派相關的儀式與信仰。 問題在于他的“分散性”宗教的提法,“分散性”意味著缺少組織結構。實際上,寺院和民間社區的祭祀儀式都是與以家庭和鄉村生活的秩序為基礎的組織、結構相關的,根據家庭和寺院的傳統,他們精心地安排各種計劃,組織各種活動。因此,這種融入當地社會結構中的民間宗教是被深深地制度化的,並且不斷地延續著。它們不是個別的、分散的現象,而是制度化的。因此,我們不能以西方基督教模式的宗教理解來判斷中國人的信仰活動。我們對中國宗教的研究,應當是以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的分類為基礎的,而不應該受來自于其他什麼地方門戶之見的限制。



序言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家庭整合中的宗教
第三章 社會和經驗之談團體中的宗教
第四章 民間信仰的公眾性
第五章 歷史視角下中國宗教的政治作用
第六章 天命的運作
第七章 政治倫理信仰︰“以神道設教”
第八章 國家對宗教的管理
第九章 宗教與政治反抗
第十章 儒學家說及其儀式中的宗教面向
第十一章 宗教和傳統道德秩序
第十二章 中國社會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
第十三章 宗教在1949年前中國社會中角色的變化
後記
參考文獻
附錄




************

《寫文化》



作者:詹姆斯‧克利福德、喬治‧馬庫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象徵之林》



作者:維克多‧特納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宗教的未來》



作者:[美]羅德尼‧期達克 [美]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在現代社會.宗教活躍並發展著,對宗教的社會科學研究也正在經歷著一種復興。在20世紀相當長的時期中,受尊敬的社會理論家們預言說,宗教的死亡將是科學、教育與現代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結果。但是他們的結論是錯誤的。


斯達克與本布里奇開始著手解釋宗教仍然存活的原因。他們利用了調查、統計、歷史案例研究以及人種學領域探索等方面的信息.繪制出了一幅關于當代宗教的全景圖 它涵蓋了從傳統的宗派到最興旺的膜拜團體。這些豐富的信息被置于一種連貫的理論框架之內,這種理論框架將宗教作為一種對人類需要——既有所有人的一般需要,也有未曾得到過特權者所享有的經濟回報或顯赫地位的那些人的特殊需要——的社會回應來考察。通過對當今宗教所呈現形式的解釋,斯達克與本布里奇使我們理解了宗教在世俗時代的持久及其在未來的前景。



***********



《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



作者:莫斯與昂利‧于貝爾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巫術的一般理論》是法國社會學年鑒學派代表人馬塞爾‧莫斯的代表作。《獻祭的性質與功能》一書則是莫斯與昂利‧于貝爾合作的一部書,莫斯就是利用在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積累資料和獲得的啟發寫成《巫術的一般理論》的。



此二書對于我們理解莫斯提出的“整體社會事實”,認識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理解觀念、行為與社會的關系都有重要的意義,它奠定了作者在法國社會學中的地位,是人類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我們將其合出,以便讀者照閱讀,窺年鑒派學術思想之一斑。



祭祀是典型的宗教行為,它所確立的關于“神聖性”的觀念,不僅是一套飄渺的幻象體系,而且是一個真實的社會體系。確立這種觀念的,不僅有宗教行為,而且有非宗教行為,而且有非宗教行為,其代表是巫術。



巫術,表面上是由單個巫師實施的,往往表現為個體行為,但本書卻發現了它的社會的屬性。莫斯先陳述了巫術的各種基本表象,再從邏輯上將這些表象與它們的整體性本原聯系起來,並指出它才是產生這些表象的決定性力量。







《巫術的一般理論》是馬塞爾‧莫斯(Marcel Mauss)早期的一部作品,最早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于1904年的《社會學年鑒》上,並于1950年收入莫斯的論文集《社會學與人類學》。1972年,布里恩(R0bert Brain)將之譯成英文單行出版,這個中文譯本就是根據布里恩的英譯本翻譯過來的。



趙丙祥博士在“《古代中國的節慶與歌謠》譯序”一文中指出,該書的作者葛蘭言在國內學界至今尚不為太多人了解,若與葛氏相比,莫斯的名氣則要大很多。他的經典作品《禮物》已有好幾個中譯本,是人類學專業學生的必讀書;與涂爾干合著的《原始分類》也為社會學與人類學專業的學生和學者所熟知;文集《社會學與人類學》於前兩年翻譯出版,更讓國內學界可對他的思想發展作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不過,學者的形象並不會因為名氣顯赫而變得清晰,曾在莫斯門下學習過的老一輩人類學家楊堃老師的思想時就說“他不僅不是一個通俗的作家而且還是一位極難懂的作家。之所以如此,楊堃認為原因有二︰“一是他所使用的語言特別豐富”,“二是他的思想異常細密而且深奧,而他的推理邏輯又往往極其復雜,並極委曲婉轉,令人難以捉摸’”。



不過,與涂爾干頗具哲學意味的社會學理論相比,莫斯的研究的一大特點是他更為重視材料與事實,並利用這些知識來思考並修正理論,而不是為了理論而理論。很多人類學家都津津樂道談論有關于他的一件往事,即選听他課的一個學生,有一天在等公交車的時候,站在汽車站的平台上,突然感覺自己和周圍的人的關系發生了變化。莫斯是一個能把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的人,他可以根據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判斷他是英國人,也能夠繪聲繪色地向學生講述英國人怎樣根據穿戴著男性戰袍的聖女貞德做出的一個動作判斷出她是一個女人。莫斯在他書齋里和搖椅上享受閱讀和積累材料的樂趣,但他不像弗雷澤寫《金枝》那樣,把一個酒瓶越做越大,里面裝的卻是相同的酒。早期在法國、英國和荷蘭的思想燻陶,使他具備了很敏銳的理論觸角,能夠從紛繁復雜的材料中構想出別人無法看到的理論問題。



要把握他的思想脈絡,似乎並不難,因為一本不足四百頁的《社會學與人類學》就幾乎包含了他公開發表的所有重要著述。他沒有出版過書,寫的是篇幅長短不一的文章,他本人把它們稱為“短評\〃或“簡介”。不過,這本在他過世之後編輯的論文集還無法構成他思想的全貌,他的思想更多是通過課堂講授與私下交流來表達。因此,乍讀他的某一篇文章,總感覺他在文章開頭處就草草收尾,而正如他的學生杜蒙(Louis Dumont)和列維一施特勞斯所提醒的那樣,必須把他前後的文章聯系起來,並把它們放到他整個學術思想的脈絡當中,才能夠真正理解他的本意。



****************



英文



工具書:



Eliade, Mircea,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6 vols.,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這套書是目前宗教研究最完整的工具書,由Elidae擔任總編輯,是他晚年最重要貢獻之一。書涵蓋了世界宗教各傳統、宗教主題、制度、人物等項目。由於出版後銷路不錯,出版商將十六卷壓縮為八卷再版並降低售價出售,希望研究學生也有能力購買收藏,當時筆者接獲此廣告消息後,立即建議台神圖書館訂購嘉惠台灣學子。此書條目執筆者皆為宗教研究領域中上上之選,專研所介紹的主題領域,通過淺顯字句簡明扼要將主題做整理介紹,並在條目末列出參考資料,提供有興趣者進一步研究參考,所以這套書是宗教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此套書另有光碟版。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6 vols., New York: Macmillan 第二版已經出版,真理大學圖書館有收藏。



Glazier, Stephen, D.,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A Handbook, New York: Praeger, 1997.



以宗教人類學研究主題與潮流為內容架構,作者探討主題涵蓋展現在不同文化情境中多元宗教現象。例如、薩滿、舉蛇、不同傳統間的儀式、宗教團體、宗教人類學基本理論等。對由人類學角度從事宗教研究的研究者是一本基本工具書。



Hinnells, John R., A Handbook of Living Religion, London: Penguin, 1999.



主編Hinnells曾任教英國幾所知名大學宗教研究系所,為傑出宗教研究學者,目前受聘至英國一所新綜合大學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宗教系任教。此書特色之一是以宗教傳統歷史發展介紹為主軸,並且以世界宗教傳統在現今情境中的實況發展介紹為輔的工具書,除了歷史教義傳統資料的提供外,也提供研究者最新宗教動向訊息。



方法論:

Braun, Willi and McCutcheon, Russell, 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London: Cassell, 2000.



此書內容特色之一是以主題介紹所構成,主編邀請領域內相關學者做導論介紹,導引研究者進入宗教研究領域。是一本入門導論的文集,對於初接觸宗教研究的學生,在基本關念釐清上有相當幫助。



McCutcheon, Russell, The Insider/Outsider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London: Cassell, 1999.



此書針對宗教研究「圈內」與「區外」基本議題做介紹。屬入門導論文集,主編收集不同專長學者文章集結成冊,對於宗教研究初學者研究基本觀念澄清有幫助。



Pals, Daniel L., Seven Theories of Relig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基本研究方法介紹。涵蓋了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宗教史學等學科代表學者理論。對於宗教研究方法導論式的介紹,提供初學者進階的基礎。



___________., Eight Theories of Relig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2006. 第二版,增加韋伯部分以及新結論等章節資料。



Sharpe, Eric, Comparative Religion, London: Duckworth, 1987.



屬宗教研究歷史發展介紹。由19世紀末期宗教研究起源介紹起,到20世紀國際間宗教多元對話合作的發展介紹,是一本相當完整全面性介紹宗教研究發展的書。提供歷史發展脈絡給宗教研究者參考。




Waardenberg, Jacques,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2 vols., The Hague: Mouton, 1973.



第一冊收集19世紀末20世紀初宗教研究學者代表作品集結成冊,第二冊為參考書目。對宗教學經典研究提供相當完整參考資料。



Whaling, Frank,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2 vols., The Hague: Mouton, 1983.



針對當代宗教研究方法介紹,第一冊介紹歷史與現象學、比較、神話、研究方法多元問題及全球情境中的宗教研究等主題。第二冊介紹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方法。提供研究者對於當代宗教研究動向一個概覽瞭解。與Waardenberg的二冊書可一起配合參考。



Dubuisson, Daniel,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of Religion,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屬宗教研究進階專書,作者針對「宗教概念」產生進行討論,提出「宗教」一詞是由西方學界在十九世紀所建構的說法。適用有興趣進階宗教基本議題探討的研究。



Indinopulos, Thomas & Yonan, Edward, Religion & Reductionism, Leiden: Brill, 1994.



此書收集宗教研究基本立場論戰研討會文集而成。內容主要針對目前任教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宗教系教授Robert Segal的社會科學進路研究宗教的觀點進行辯論。「化約論」是否會將宗教特殊性忽略掉。



主題研究專書:



1‧宗教與國族主義:



Anthony D. Smith, Chosen Peoples:Sacred Sources of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作者在倫敦大學的倫敦政經學院(LSE)擔任種族與國家主義的教授,著作等身,這本探討宗教與國族主義的書,是作者畢身學術研究精華之一。作者在書中論證神聖的信念,雖然在日漸世俗化與全球化的世代過程中,仍然是國族認同的核心。他以猶太及基督教傳統為研究參考對象,深入傳統探索表現多樣的國族認同根源。內容包括:國族主義與宗教、國家如神聖團體、揀選盟約、盟約的人民、宣教的人民、神聖祖國、種族史與黃金時期、國族主義與黃金時期、光榮的陣亡等。提供對國族主義形成另一個研究角度。



Craig R. Prentiss, Religion and the Creation of Race and Ethnici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2003



這是一本收集不同學者撰寫文章編輯而成的論文書。書本主題是處理宗教、種族、族群之間的議題。雖然學者在種族、族群認同理論建立上有相當成果,但在於認同形成過程宗教所扮演角色問題較少處理。這本文集試圖填補種族與族群社會建構過程,缺少宗教性神話要素探討部分。內容包括:美國宗教性神話中種族的建構、神話與非裔美人自我認同、在查拉基族間基督教宣教的矛盾保證、本土的認同與故事、猶太人與猶太教徒,族群與宗教性:如何在美國混合在一起、在伊斯蘭國家中黑色人種、基督徒認同的建構、末日聖徒與種族範疇、墨西哥式認同的核心、影響日本文化性認同的神話與神道等相關文章。




2‧新興宗教:



Lorne L. Dawson, Cults in Context: Readings in the Study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oronto: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1996



本書主要是以崇拜為切入點針對新興宗教運動進行探討的文集。書的內容分為:本質研究、歷史性與社會性情境、誰加入與為何會加入新興宗教運動、強迫改宗的衝突、撒旦教的驚嚇、暴力與新興宗教運動、新興宗教的文化顯著性、崇拜與網際網路等項目,收集由不同學者撰寫探討相關議題的文章,每一個大項都有一段導讀,針對收集文章做重點介紹,對閱讀理解有相當幫助。



Jeffrey Kaplan and Helene Loow, The Cultic Milieu: Oppositional Subculture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本書探討文化性對立與不同意見的議題,可以從書的副標題:在全球化世代中的對立性次文化看出端倪來。書本以Colin Campbell崇拜性氛圍理論為架構,嘗試從全球化角度,邀請不同學者將深度生態學、新納粹、黑人國族主義、都市靈媒等單獨議題放在同一基礎上撰文對此議題進行探討。書中內容包含:崇拜氛圍與世俗化、潔淨的概念、一個崇拜氛圍中的興盛、當代反崇拜運動的歷史發展等文章。



Benjamin Zablocki & Thomas Robbins, Misunderstanding Cults: Searching for Objectivity in a Controversial Fiel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1



本書主要指出為何崇拜很容易造成研究者與一般大眾的誤解。因此試圖將兩極化的情形化解並提供對此研究主題相當程度的整合。書的內容包括:在兩極化學者間找一個中間基礎、學者有多客觀、參與者如何受限制、社會應該有何種關心等項目,收集了不同學者的文章。對崇拜研究提供另一研究角度。



Catherine Wessinger, Millennialism, Persecution, & Violence,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本書從千喜年、迫害與暴力角度探討新興宗教議題。作者以歷史個案做架構進行討論。書中討論了:受污辱的千喜年團體:例如,摩門教、精神脆弱性的團體:例如、人民廟堂、真理教、本土性的運動:例如、南非千喜年運動、革命性的運動:例如、太平天國、納粹等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是一本通過歷史個案研究,提供對新興宗教研究的參考資料。



Catherine Wessinger, How the Millennium Comes Violently: From Jonestown to Heaven’s Gate, New York: Seven Bridges Press, 2000



本書是針對千喜年運動為何會演變暴力結果的問題進行探討。作者討論個案集中在當代事件上,從1978年人民廟堂、1993年大衛營、1995年奧姆真理教、一路介紹到太陽廟堂、天堂門與1998年的陳恆明飛碟會。作者提出崇拜會演變成暴力,不單只是外在壓力使然,更重要不能忽略團體內部影響新興宗教運動使用暴力的決定。



3‧台灣宗教研究:



Paul R. Katz and Murray A. Rubinstein, Relig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aiwan Identities, New York: Palgrave, 2003



本書中心是在探討台灣個體與群體認同模式的形式,以及在這些認同模式與台灣宗教、政治與文化形式間的關係。書中說明台灣人對自我的認知以及釐清台灣人如和區分個體與群體間的認同。書本內容包括:認同的多種意義、台灣國家認同的起源與轉化、公共領域中國族認同的轉化、掌中戲的表演、戰後台灣的認同政治與大眾宗教研究、台灣媽祖崇拜中心的靈媒/信息、台灣人類學與政治認同等文章。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3



這本書是探討當代台灣宗教現況的文集,書中主要假設是認為宗教傳統不是一個不變的對象。雖然許多宗教百科全書或字典已經出版成為參考用的工具書,但是或許會因此對讀者提供不是很正確的宗教訊息。這本書認為當代宗教傳統是社會建構,包含許多因素在內,但不一定受限在政治性、經濟性、經文系統或制度中,因為這些要素一直在變動,宗教也相同。書本內容包括:殖民統治結束台灣宗教、台灣宗教性文化的變與不變、將孔子思想帶進現代世界、中國傳統與台灣認同、戰後台灣王爺崇拜、道教道士職分與世俗社會、戰後台灣宗教轉變與民主化、觀音故事、當代台灣基督教與民主化、阿美村落借用與認同、神明、鬼與祖先等文章。是當代台灣宗教研究豐富參考資料。



Donald S. Sutton, Steps of Perfection: Exorcistic Performers and Chinese Religion in Twentieth-Century Taiw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這本書是根據作者在台灣田野資料分析所寫成的,主要討論台灣雖然進入現代化工商社會,但是並沒有進入韋伯所提除魅的過程,反倒經濟、政治、社會因素刺激宗教蓬勃發展。書中以八家將為主要調查分析的宗教對象,作者指出八家將表演具將傷害性的力量從社區驅離的功能在,此團體如同一個受到宗教節期活動文化的市場機制影響的組織。通過對表演如同市場與藝術的關聯研究,作者提出身體性的表演是宗教性陳述具體化與神明能力顯現的場域。





期刊:



Method & Theory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此期刊由北美宗教研究學會創立,專注於宗教研究中方法與理論的探討,提供對研究理論與方法有興趣的研究者最新研究動向與議題的參考文章與書目。



Religion



此期刊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宗教系創辦人N. Smart所創立,主要是為推動整合多元研究法於宗教議題上的理念而設,文章涵蓋非常廣,提供有興趣整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參考訊息。



AA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美國宗教學會創辦的期刊,文章內容涵蓋非常廣,反應出學會會員多元背景,書評是此期刊的另一特色,研究者可以從書評中獲得除了獲得新出版的書訊之外,也可以對新書的主要探討議題有基本瞭解,在決定購書上有相當大的幫助。



*************



《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



作者:李向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課題“政治穩定與宗教管理”的最終研究成果。作為該課題的結題形式,本書是一組有關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研究的論文集,主要從社會學理論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國宗教的狀況,探討其中的理論問題,提出應有的發展方向。既有主要理論問題的關懷,亦有對此加以分別的論述,甚至是實證的研究,而貫串於其中的是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性與合法性問題。



目錄




一、當代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研究取向
1.宗教研究的“文化一倫理一結構”走向
2.從理論到經驗的宗教研究
3.宗教的社會學研究
4.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
二、宗教變遷及其社會場域
1.當代中國宗教的社會性及其研究方法
2.社會性與世俗性問題
3.宗教“五性”、“七性”、社會性
4.宗教社會性的呈現形式
5.宗教社會性及其社會控制
三、宗教社會性及其表達
1.公共宗教:中國宗教的傳統形態
2.私人信仰:中國宗教的先天型社會缺失
3.內部行政事務:宗教管理的單位特徵
4.宗教團體:中國宗教社會性的初步表達
5.活動場所:中國宗教社會性的空間形態
6.宗教式合作團體:宗教合法性及其社會性關聯
四、制度變遷與功能定位
1.研究的概念與方法
2.當代中國宗教的制度安排
3.制度化的宗教活動空間
4.作為社會團體的宗教組織
5.預設在“第三部門”的宗教活動空間
6.“民辦非企業”:新型的宗教活動空間
7.宗教與社會界限的多元化
五、功能整合與職能分隔
1.問題的提出
2.宗教與社會之間的區隔方法
3.宗教團體、組織的基本構成
4.當代基督教教會組織及其結構特徵
5.教會組織的行動邏輯
6.國家社會間的“合作團體”
7.教會組織的合作功能
六、當代中國佛教的制度變遷
1.A寺的簡介及問題的提出
2.當代寺廟的制度安排
3.寺廟活動的制度化形式
4.寺廟組織的運作機制
5.寺廟經濟活動的制度框架
6.制度變遷的認知模式
7.社團式運作的科層組織
七、“禮儀之爭”的歷史痕跡
1.道明會教區的建立
2.從補儒批佛到佛耶共存
3.佛耶共契的“遊戲規則”
4.從禮儀之爭到禮儀共生
5.宗教生活習俗化
6.生活中的再交涉
八、本色化與社會化
1.“利瑪竇規矩”的歷史延伸及其上海基督教社會化的起點
2.作為公共社會組織的基督教教會
3.祛除“洋相”:中國化與社會化
九、神俗分界:天主教社會理念的制度表達
1.“教會”的法定概念
2.教會組織的法人形態
3.以神俗分割為中心的社會理念
4.制度宗教及其社會實踐意義
十、屬性與身份的社會性整合
1.現代公民的屬性與身份
2.作為另一種社會化的宗教、民族認同方式
3.宗教民族主義的現代構成
4.民族、宗教、國家間的認同特徵
5.宗教、民族資源的社會化整合路徑
十一、宗教資源的制度整合路徑
1.問題的提出
2.宗教和諧及其資源的制度整合
3.宗教制度:宗教進入和諧社會構建過程的准人機制
4.從“制度宗教”到“宗教制度”的變遷
5.作為“局部秩序”的宗教制度
十二、宗教合法性及其獲得方式
1.宗教合法性概念
2.政教分離與宗教合法性的基本構成
3.宗教法人與宗教合法性的制度化
4.宗教間的平等與宗教合法性的社會形式
5.宗教合法性的強制程式

後記



***************



《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



作者:李向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大學



中國人愈是執著於自己的精神信仰,就愈發會對固有的權力充滿“革命”的意念。這種“革命”理想由來已久,導致了價值理想與權力體制之間的衝突甚至敵視。因為中國儒教所奠定的權力合法性與傳統宗教之信仰恰好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剋,文化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力量,惟有通過國家權力和意識形態這兩大孿生結構,才能夠讓自己得到最充分的表達。



【目錄】


自序
緒論當革命成為信仰
第一章中國人的關係及信仰模式
1.人神關係的中國模式
2.天命信仰:權力的表達形式
3.宗教資本:出“神”入“聖”
4.中國式“關係-信仰模式”
第二章宗教社會學的中國語境
1.韋伯式問題的中國解讀
2.儒教問題的社會學意義
3.鄉土中國的宗教社會學
第三章鑲嵌在權力中的“革命”信仰
1.中國式的卡裏斯瑪:天命
2.“受命”與“革命”的信仰模式
3.象徵交換:行動與結構的仲介
4.嵌入型制度宗教的構建
第四章信仰與秩序的折疊
1.秩序象徵及其符號共同體
2.神倫信仰與人倫秩序
3.權力結構的分析工具
4.共用結構與秩序有限
第五章公共崇拜與權力秩序
1.天-祖-社稷的“公共”原型
2.宗教表達的公共權力
3.聖俗整合的中國禮儀
第六章聖人正義論及其內在衝突
1.聖人正義的宗教構成
2.“私人信仰”與“公共崇拜”
3.信仰的正當性衝突
第七章宗教行動的集體邏輯
1.神人之仲介關係及其制度化
2.神倫設教的制度安排
3.宗教間關係的權力整合
4.“官寺”形態的制度佛教
5.亦官亦民的道教形態
第八章正邪之間的精神秩序
1.民間信仰的宗教政治學
2.聖人正義的民間形式
3.公私交織型群體信仰
第九章信仰革命的宗教隱諭
1.二十世紀的“革命”信仰
2.隱諭“革命”的近代佛教
3.象徵改造型文化革命
4.“第三種革命”模式
結論以精神建構為宗旨的革命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



作者:維克多‧特納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年 04 月 01 日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人類學經典著作之一,堪與列維-斯特勞斯和伊裏亞德的偉大作品同列。在本書中,特納通過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將儀式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進行了詮釋。特納拓展了“閾限”與“交融”的概念,發展了傳統的結構主義。與之同時代的範•傑內普、馬克斯•韋伯、塗爾幹等都曾經試圖把所有的文化行為統一在超級結構裏,提出涵蓋全體的普遍化模式,特納則突破了傳統靜態的社會結構的研究,把儀式放在運動的社會過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會看作是交融與結構的辯證統一,從而有“分化-閾限-再整合”的過程,是結構與反結構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



《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



作者:許理和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08 月 01 日

語言別:簡體中文



佛教傳入中國,與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獨特的中國佛教,這至少經歷了三四百年。東晉廬山慧遠以前的中國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國人如何回應佛教這種外來文化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兩種不同文化的歷史。作者以翔實的史料、獨特的視角重現了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畫卷,敘述了公元4世紀、5世紀初中國南部和中部地區佛教的特點,剖析了佛教在當時中國傳播的社會背景,尤其是當時的夷夏關系、政教關系和佛道關系,並以豐富的資料反映了當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讀者藉此可以較為全面的了解佛教不斷本土化的壯闊歷程。



如果要撰寫一部研究中國佛教形成時期的專著,究竟應該由受過佛學訓練的漢學家,還是由了解中國的印度佛教學者來撰寫,這是難以斷言的。這兩種方式都有明顯的缺陷,如若試圖選擇其中某一種方式撰稿,就必須準備經受可能同時來自這雙方的嚴厲批評。然而,構成這項研究中心議題的那些部分,即士大夫佛教的形成以及佛教與中國(medieval)主流思想的融合,基本上屬于中國研究的領域。鑒于我有意要把自己及讀者的注意力,定位于成長中的僧人階層(the growingBuddhist church)在中古中國社會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本書主要面向漢學界,希望能對漢學界有一定的益處。另一方面,如果本書能在某些方面激起專治印度佛教、歷史或社會科學的學者的興趣,我將備感欣慰。
此項課題宏大而又復雜。而且,以西方語言敘述中國佛教的成長和適應過程,時間跨度較大,這種嘗試不言而喻不能稱為全面的或結論性的。當前的研究只是對正在展開的工作提供一個初步的報告。這個領域的研究者越來越多,正在出現新的研究方法。未來的研究成果無疑將會淘汰本書的許多內容。



***********************************************************************



《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



作者:(英)E.E.埃文思-普里查德

出版社:華夏



通過對一個沒有類似于西方國家制度的非洲部落的田野研究,對規範了一代人類學者從事社會和文化研究的工作範式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即在一個沒有國家和政府統治的部落中,社會是如何組織起來的?被認為真正起到了人類學認識範式更新的作用。

埃文思-普里查德,英國著名社會文化人類學家,功能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倫敦經濟學院哲學博士,前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



*******************





《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



作者:(英)E.E.埃文思-普里查德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第一部民族志代表作,是民族志經典中最精致、最富有思想的作品之一,自1937年出版以來一直被人類學者奉為民族志的典範。

  作者以細膩、精美的筆觸描述了中非一個土著部落阿贊德人關于巫術、神諭和魔法的信仰體系,並在這種描述中巧妙地呈現一種社會、一種生活。這一著作使阿贊德人成為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領域的一個著名族群,並關聯著相關領域中關于理性與非理性,以及文化相對主義的諸多討論。



從1926到1930年,我對贊德地區進行了三次考察,總共在那里居住了大概20個月。這幾次考察是應英-埃屬蘇丹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Anglo-Egyptian Sudan)的邀請進行的。英-埃屬蘇丹政府是這幾次考察的主要資助者,此外它慷慨出資200英鎊支持本書的出版。我還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和勞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管理人的幫助。在此,我謹向以上所有機構和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

  我曾在塞利格曼(C.G.Seligman)教授的指導下學習人類學,並根據他的建議,我繼續他與夫人在英-埃屬蘇丹的民族學考察。我深受這兩位師長的恩澤,他們引導我開始研究蘇丹,並為我的考察籌措資金。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他們不斷地給我提供幫助、建議以及誠摯的友情。此外,非常感激塞利格曼教授為本書寫了前言。我還要在此對馬林諾夫斯基(B.Malinowski)教授深表謝意,他的教學使我受到很多啟發。

  在蘇丹,當時任內務書記的哈羅德•麥克邁克爾爵士(Sir Harold MacMichael),既是一位官員又是一位學者,除了代表官方,他個人對我的研究也頗有興趣。雖然我為政府工作,而且費用也主要由政府承擔,但是我行動自由,能夠去任何我願意去的地方,自行決定停留時間的長短,並且可以在任何我認為合適的時間離開這個國家。我受到的這種禮遇表現出哈羅德•麥克邁克爾爵士對科學工作所需條件的充分理解,對此我非常感激。我還要感謝希萊爾森(S.Hillelson)先生,他是我的正式監護人和朋友,每次去蘇丹考察,我都和希萊爾森先生及其夫人在喀土穆相聚,他們的家是個溫暖的庇護所,總是令我難以忘懷。

  在贊德地區所有我接觸過的人都給了我熱情的接待和幫助,他們是︰加扎勒河省的行政長官,廷比奧、梅里迪、泰姆布拉、多魯馬的行政職員,泰姆布拉、利蘭古的醫療人員,廷比奧、梅里迪、巴富卡、尼安加拉的傳教人員,是他們在我孤獨的時候給我溫暖,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我把此書獻給梅杰‧拉肯(Major Larken),以此向他特別致以深切謝意。他毫無保留地運用他在阿贊德人中間的影響支持我的工作,沒有這份支持,我的工作不可能取得大的進展。他以極大的興趣關注我的研究,而且長時間地與我友好相伴,不斷激勵我作進一步的努力。梅杰‧拉肯認為我的工作可能會對阿贊德人有益,在他看來,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這是一項值得去做的工作。

  我還要向那些為本書提供信息的阿贊德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謝,雖然他們永遠看不見寫在本書中的致謝辭。在考察過程中我總是明確地對他們說,我在寫一本向他們的子孫介紹他們習俗的書,如果他們提供的信息不真實,就不僅欺騙了我而且欺騙了他們的後代。對于他們的敘述,我則忠實地作了記錄。除了感謝阿贊德人對這本書所作的貢獻以及他們與我的數月相伴,我還要特別提及兩位僕人,即梅卡納(見整版圖片十八)和卡曼加(見整版圖片十三);還有兩位經常為我提供信息的人,一個是基桑加(見整版圖片十二),另一個是庫阿格比阿魯(見整版圖片四(1));還有魯本,我在贊德地區期間,他曾經為我工作過一段時間。

  除了C.G.塞利格曼教授,以下人類學界的朋友閱讀了本書的大部分並提出了批評和建議,他們是︰I.沙佩拉(1.Schapera)教授、M.福蒂斯(M.Fortes)博士、H.M.格拉克曼(H.M.Gluckmann)博士。在考察的間歇,我經常與塞利格曼教授、沙佩拉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