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年學期 96學年第2學期
課程名稱 台灣海洋文化史專題研究
開課單位 台史碩一 台史博一 台史碩二
授課教師 專任 教授 戴寶村
學分數 2.0 修別 選修

課程目標

課程大綱
1. 台灣海洋史概說

2. 海島風土:海洋與海岸

3. 正口與頂、下港:海口歷史

4. 港都夜雨:現代港埠歷史

5. 縱橫四海 快樂出航:航運歷史

6. 勇渡黑水溝:移民社會文化

7.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水產漁業文化

8. 離島風情:台灣周邊島嶼

9. 媽祖庇蔭海洋子民:海神信仰文化

10. 水仙與王爺:海洋信仰文化

11. 潮起潮落:海洋文化 文學 藝術

12. 親海與知海:海洋史的探究

13. 海洋台灣:海洋文化與海洋國家

14.綜合討論:海闊天空

15.參觀實察

上課進度

教學方式

教學助理工作項目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參考書目
一、台灣史研究的發展
張炎憲,〈台灣史研究的新精神〉,張炎憲等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
張炎憲,〈台灣史研究與台灣主體性〉,收入於張炎憲、陳美容、黎光中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等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下)》,臺北:玉山社,1996。
林玉茹、李毓中編著,《戰後台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第七冊台灣史,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林玉茹,〈1945年以來臺灣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臺灣史料研究》21期,2003.09,頁2-33。
施志汶,〈近十年歷史研究所臺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年)〉,《臺灣史料研究》21期,2003.09,頁54-87。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來國內各校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為中心(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二)〉,歷史學報(師大) 22期,1994.06,頁413-446。
范燕秋,〈近十年國內《台灣史》通論著作研究回顧〉,《臺灣史料研究》第21期,2003.9,頁88-114。
戴寶村,《台灣島、台灣省、台灣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戴國輝,〈台灣史的微觀及宏觀〉,《國史館復刊》24,87.06。
吳密察,〈台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期,1994.08。
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1990.06;收於氏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學史素描〉,《當代》,224,2006.04,頁32-49。
姜皇池,〈以台灣為本位的國際法思考: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台灣法學會會報》,21,2000〉.11,頁91-141。
翟文中,〈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實踐談當前我國面臨的海洋權益問題〉,《海軍學術月刊》,34:2,2000.02,頁14-32。
林正慧,〈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2006.12,頁1-61。
倪仲俊,〈從傳統正統論論史學的工具性與當前臺灣史論述和教學的茫點〉,《通識研究集刊》,9,2006.06, 頁155-157+159-189。
鄭志敏,〈把歷史帶入生活、從做中學歷史-「臺灣史」通識課程的教學理念與設計〉,《輔英通識教育年刊》,3,2004.07 , 頁47-58。
林呈蓉,〈「臺灣史料研究」的十年回顧與展望〉,《臺灣史料研究》,21 ,2003.09 , 頁170-192。
李文良,〈近十年來中國的清代臺灣史研究〉,《臺灣史料研究》,21,2003.09 , 頁156-169。
何義麟,〈近十年來日本臺灣史研究之回顧〉,《臺灣史料研究》,21, 2003.09, 頁141-155。
鄭麗玲,〈我國大學院校臺灣史課程概況〉,《臺灣史料研究》,21,2003.09, 頁34-53。
陳建宏,〈如何界定臺灣的歷史分期:以臺灣地區各大學歷史所的臺灣史碩士論文為探討中心(1952-2002)〉,《史匯》,7,2003.09 , 頁205-222。
張炎憲,〈臺灣史研究與「臺灣史料研究」座談會[與談人:陳萬益、溫振華、蔡錦堂、戴寶村、薛化元]〉,《臺灣史料研究》,21, 2003.09, 頁193-233。
林玉茹,〈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東台灣研究》,7, 2002.12 , 頁103-133。
王會均,〈民俗臺灣與海南文物〉,《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10:1,2004.03,頁88-97。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2006.11,頁33-58。
彭明輝,〈臺灣地區歷史學的研究趨勢:以歷史學期刊為分析對象(1945-200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2007.05,頁99-140。
許雪姬,〈楊雲萍教授與臺灣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39,2007.06,頁1-75。

二、台灣海洋史的課題
戴寶村,〈臺灣海洋史的新課題〉,《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6期,2004.06,頁23-41。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洋史發展史論文集》1-8,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杜國清,〈台灣文學與海洋〉,《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17,94.07,頁a7-a24。
邱文彥、吳密察等,《海洋與台灣-過去現在未來,海洋文化與歷史》,2003,胡世圖書。
陳信雄,〈海洋與台灣與海洋息息相關的台灣歷史〉,〈歷史月刊〉173,2002。

(一) 專書
呂怡菁,《文化尋根與歷史定位:現代詩中的海洋文化軌跡》,臺北:文津,2006。
廖中山,《海洋台灣vs大陸中國》,基隆:海洋台灣,1995。
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海的記憶:臺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邱文彥,《海洋文化與歷史》,臺北:胡氏圖書,2003。
戈思明主編,《海洋臺灣:人民與島嶼的對話》,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
尹萍,《海洋台灣》,臺北:天下雜誌,1993。
丘秀芷等,《海國圖索:台灣自然地理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1996。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臺北:遠足文化,2003。
張弘明,《海洋台灣與海洋文化》,臺北:洪葉文化,2006。
陳仁和,《澎湖海洋文化教學示例:教師手冊》,澎湖:西嶼鄉池東國小,2006。
陳在正,《台灣海疆史》,臺北:揚智文化,2003。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2005。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
蔣為文,《海洋臺灣:歷史與語言》,臺南:國立成功大學,2004。

(二) 期刊
方力行,〈海洋性格的文化 海洋內涵的教育〉,《研考雙月刊》,24:6=220,2000.12,頁37-39。
王俊昌等,〈海洋史專輯〉,《臺灣文獻》,57:4,2006.12,頁121-173。
李尚穎、梁世佑、黃瓊瑩、張欣儀,〈臺灣海洋史年表初編(1895-1944)〉,《史匯》,6,2002.08,頁179-238。
李東華,〈從海洋發展史的觀點看「海洋文化」的內涵〉,《海洋文化學刊》,1,2005.12,頁265-268。
李東華,〈從媽祖信仰與鄭和遠航看海洋文化的發展〉,《海洋文化學刊》,1,2005.12,頁13-20。
李慕如,〈媽祖信仰與海洋文化發展〉,《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5:9=146,2005.09,頁16-29。
東年,〈海洋臺灣與海洋文學〉,《聯合文學》,13:10=154,1997.08,頁166-168。
耿慧玲,〈〈船戶公約碑〉的考釋─清代臺灣海洋文化的一個解讀〉,《朝陽學報》,11,2006.09,頁165-187。
耿慧玲,〈船戶公約碑中所記錄臺灣海峽的船〉,《人文與社會學報》,1:8,2006.07,頁63-82。
莊萬壽,〈臺灣海洋文化之初探〉,《中國學術年刊》,18,1997.03,頁303-316、442-443。
陳國棟,〈臺北與海洋─現實生活與集體記憶〉,《臺北文獻直字》,156,2006.06,頁1-19。
陳國棟,〈海洋人文教育芻議〉,《教育資料與研究》,70,2006.06,頁99-104。
陳國強,〈臺灣海洋文化的人類學研究〉,《臺灣源流》,6,1997.06,頁94-99。
湯熙勇,〈海洋史與臺灣開發的關連〉,《文化生活》,3:5=17,2000.05,頁68-70。
黃定華,〈臺灣文化發展的地理基礎〉,《社會科教育學報》,1,1998.06,頁1-16。
潘朝陽,〈文化地理觀點中的海洋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1,2005.12,頁277-290。
蔡泰山,〈媽祖與海洋文化發展關係〉,《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5:1=138,2005.01,頁90-95。
鄭漢文,〈蘭嶼雅美族海洋文化〉,《原住民教育季刊》,28:2002.11,頁99-111。
戴寶村,〈臺灣海洋史與海盜〉,《宜蘭文獻雜誌》,16,2005.07,頁3-8。
戴寶村,〈島之國海之民─海洋臺灣的歷史圖像〉,《文化視窗》,53,2003.07,頁28-31。
戴寶華,〈另一個角度看臺灣─打開臺灣海洋史〉,《新觀念》,91,1996.05,頁31-33。
簡榮聰,〈臺灣「原始」傳說與海洋文化的類緣關係 -上-〉,《臺灣源流》,6,1997.06,頁81-93。
簡榮聰,〈臺灣「原始」傳說與海洋文化的類緣關係 -中-〉,《臺灣源流》,7,1997.09,頁92-102。

三、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遷徙
莊英章,《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8)內含:詹素娟,〈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翁佳音,〈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潘英海,〈有關平埔族研究的西文文獻資料〉。
黃應貴,〈戰後台灣人類學對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9.9)。
葉春榮,〈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9.9)。
劉斌雄,〈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98.1)。
王人英,〈台灣高山族的空間分佈〉,《台大人類系考古人類學刊》27,1966。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2001)。
台灣總督府臨時舊慣調查會編、中研院民族所編譯,《蕃族舊慣調查報告書》第一~五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6-2004)。
石萬壽,《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1990)。
石壘總纂,《台灣原住民史》,史前、語言、北部平埔族、中部平埔族、阿美族史、鄒族史、卑南族史、賽夏族史、排灣族史、魯凱族史、雅美族史、邵族史等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8-2003)。
何傳坤,《台灣的史前文化》,(台北:遠足,2004)。
宋文薰,〈由考古學看台灣〉,陳奇祿等《中國的台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
宋文薰等,《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台北:中國民族學會,1992)。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1997)。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1997)。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82)。
李光周,《鵝鑾鼻公園考古調查報告》,(台北:台大人類學系,1983)。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解題—以台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大陸雜誌》96:1-6,1998.1-6。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合著、譚繼山譯,《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1994)。
宮本延人,魏桂邦譯,《台灣的原住民族》,(台中:晨星,1992)。
翁佳音,〈平埔族漢化史略〉,《台灣風物》34:1,1984.3。
翁佳音,〈近代初期北部台灣的商業交易與原住民〉,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台灣商業傳統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9)。
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Quata(大度番王)初考〉,《台灣風物》42:4,1992.12。
馬淵東一,〈台灣中部土著之社會組織〉上、下,《大陸雜誌》5:1、2,1952.1-2。
國立編譯館,《台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康培德,〈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
康培德,〈荷蘭時代與清代平埔族群部分社會特質的比較〉《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樂學書局,2001年。
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1992)。
鹿野忠雄、宋文熏,《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8)。
黃士強,《台北市史前文化遺址》,(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94)。
黃士強,《台北芝山岩遺址發掘報告》,(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84)。
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98)。
詹素娟,〈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樂學書局,2001年。
詹素娟,《大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凱達格蘭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99)
詹素娟、潘英海,《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5)。
臧振華,《台灣考古》,(台北:文建會,1995)。
臧振華、劉益昌,《第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調查研究報告》,(板橋:台北縣政府,2000)。
劉益昌,〈史前文化與台灣原住民之關係初步探討〉,《台灣風物》45:3,1995.9。
劉益昌,〈史前時代台灣與華南關係初探〉,中研院三研所《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台北:中研院三研所,1988)。
劉益昌,〈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文化概略〉,《台灣風物》34:1,1983.6。
劉益昌,《台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
劉益昌,《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板橋:台北縣政府,2001)。
劉益昌、潘英海,《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8)。
潘英海,《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1987)。
Peter Bellwood , The Austronesian Dia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Scientific ? American Vol.265(1), July.1991。
Peter Bellwood,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7。
Pieter Bellwood,申旭譯,《史前東南亞》,收Taling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Tonio Andrade,白采蘋譯,〈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1623-1636〉,《台灣文獻》50:4,1999.12。
何傳坤(Ho, Chuan-kun),〈淺談臺灣史前文化〉,《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3期,2004, 頁148-167。
連照美(Lien, Chao-mei),〈七世紀到十二世紀的臺灣-臺灣鐵器時代文化及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期,1998,頁1-11。
鄭政誠,〈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修學旅行-以蕃童教育所為例〉,《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46期,2006,頁2-14。
布興.大立(高萬金),〈從迦南婦人的故事談原住民的臺灣經驗〉,《玉山神學院學報》,13期,2006,頁39-56。
猶浩.彼厚(林約道),〈從殖民史探討臺灣生態危機與原住民族生存危機的倫理省思〉,《玉山神學院學報》,13期,2006,頁165-186。
劉益昌,〈史前人類與海洋的故事〉,《新活水》,13 ,2007,頁101-109。
陳怡君,〈從「臺灣史前文化與中國東南地區之關係的討論」來看目前臺灣考古學的「文化」〉,《人類與文化》,37,2005,頁159-166。

四、臺灣早期之對外關係
鄭樑生,〈明代倭寇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兼言倭寇史料〉,《淡江史學》11期,2000.6。
鄭樑生,《中日關係研究論集》,五、七、十一,台北:文史哲,1995、1997、2001。
田中健夫,《倭寇之勘合貿易》,東京:至文堂,1961。
田中健夫,《倭寇-海の歷史》,東京:教育社,1982。
石原道博,《倭寇》,東京:吉川弘文館,1964。
小葉田淳,《中世日之通交貿易史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1969。
吳大昕,〈海商、海盜、倭-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中田易直,《近世對外關係史の研究》,序章二~1,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
任鴻章,《近世日本と日中貿易》,序章、前編第一部,東京:六興出版,1998。
佐伯弘次,〈海賊論〉,荒野泰典等,《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史Ⅳ,海上の道》收,東京:東京大學,1993。
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五〈明清篇〉,北京:商務,1980。
吳廷璆,《日本史》,天津:南開大學,1997。
岩生成一,《新版朱印船貿易史の研究》,東京:岩波,1958。
岩生成一,《續南洋日本町の研究》,東京:岩波,1978。
永積洋子,《朱印船》,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
永績洋子譯,《平戶オランダ商館の日記》第一輯,東京:岩波,1980。
川島元次郎,《朱印船貿易史》,京都,1921。
岩生成一、何鳳嬌譯,〈豐臣秀吉的台灣島招諭計畫〉,《台北文獻》,直字143,2003。
岩生成一、許賢瑤譯,〈在台灣的日本人〉,許賢瑤,《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岩生成一,〈有馬晴信の台灣島視察船派遣〉,《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創立30年紀念論文集》,1939。
岩生成一,〈長崎代官村山等安の台灣遠征と遣明使〉,《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942。
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明末僑寓日本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明末僑寓日本支那貿易商一官Augustin李國助之活動〉,《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中村孝志、許賢瑤譯,〈圍繞台灣的日蘭關係-濱田彌兵衛的荷蘭攻擊〉,許賢瑤,《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南部鯔魚業〉,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 概說 產業》,台北:稻鄉,1997。
中村孝志,〈台灣南部鯔魚業再論〉,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 概說 產業》,台北:稻鄉,1997。
曹永和,〈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台灣與日本〉,氏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
曹永和,〈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台灣〉,氏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
曹永和,〈明代台灣漁業誌略〉,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97。
曹永和,〈明代台灣漁業誌略補說〉,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1997。
陳宗仁,〈東亞海域多元勢力競爭下雞籠淡水地位的轉變1400~1700〉,第三章第四節、第四章第二節、第四章第三節三,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頁249-278。
周婉窈,〈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稻鄕,1999。
藤田豐八,〈葡萄牙人佔據澳門之諸問題〉,《東洋學報》,8:1,1918。
張星烺,〈斐律賓史上李馬奔Limahong之真人考〉,《燕京學報》,8,pp.1473-1483.,1930。
李長傅,〈斐律賓史上Limahong之真人考補遺〉,《燕京學報》,9,pp.1869-1871,1931。
黎光明,〈斐律賓史上李馬奔Limahong之真人考補正〉,《燕京學報》,10,pp.2061-2081,1931。
陳慎,〈明海寇林阿鳳考〉,《東方雜誌》,31:7,1934。
陳荊和,《十六世紀之菲律賓華僑》,香港:新亞研究所東南亞研究室,1963。(第二章 中國海盜之寇擾)。
陳台民,《中菲關係與菲律賓華僑》,香港:朝陽出版社,1985。(第四章 林鳳征菲及其對中菲關係的影響)。
陳國棟,〈十七世紀初期東亞貿易中的中國棉布-Cangan與台灣〉,「近代早期東亞海洋史與台灣島史:慶祝曹永和院士八十大壽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
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
陳文石,〈明嘉靖間浙福沿海寇亂與私販貿易的關係〉,《中研院史語所集刊》,36本上,1965。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人貿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李珣,〈公元16世紀的中國海盜〉,《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海風,〈林大乾與旗鼓山〉,《高市文物》,報2,1953。
連溫卿,〈林道乾〉,《台北文物》,2:2,1953。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上)》,台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88。
張增信,〈明季東南海寇與巢外風氣,1567-1644〉,《中國海洋發展論文集三》,南港:中山人文所,1988。
田汝康,《中國帆船貿易與對外關係史論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古鴻廷,〈論明清的海盜〉,《海交史研究》,2002年1期,2002。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聶德寧,《明末清初海寇商人》,台北:楊江泉發行,2000。
潘敏德,〈明代中期以後中國沿海的海盜活動〉,《史繹》,15,1978。
鄭喜夫,〈李旦與顏思齊〉,《台灣風物》,18:1,1968。
鄭喜夫,〈補李旦與顏思齊〉,《台灣風物》,19:1-2,1969。
翁佳音,〈16、17世紀福佬商人〉,《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上》,台北:中山人文所,1999。
宮田安,《唐通事家系論考》,長崎:長崎文獻社,1979。
李獻章,《長崎唐人之研究》,長崎:親和銀行,1991。
謝佳芬,〈明代海盜與南洋關係〉,《史匯》2002
王一剛,〈西班牙佔據北台史料〉,《台北文獻》直字13/14,1970年,頁1-8。
周佑芷,《中國與西屬菲律賓之貿易演變(1565-1700)-貿易結構、內容及運作為主之探討》東吳歷史所碩論2004。
李毓中,〈「太平洋絲綢之路」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10卷2期,1999,頁145-169。
〈西班牙殖民台灣時期的史料:聖薩爾瓦多城的財務報告〉,《台灣史料研究》14,1999,頁119-146。
〈菲律賓近代經濟的肇始:荷西•巴斯克總督及其經濟發展計畫(1778-1787)〉,《東南亞的變貌》,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2000,頁121-152。
〈《印地亞法典》中的生理人:試論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初期有關華人的法律規範〉,《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八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頁327-380。
許壬馨,李毓中,〈由西班牙人所製古地圖看早期台灣的港口與海域〉,《台灣文獻》,54卷3期,2003,頁41-57。
林盛彬,〈一六二六年西班牙進佔台灣北部及其相關史料研究〉,〈台灣風物〉,51:2,2001。

(一) 專書
翁佳音,〈臺灣近代初期史的研究與問題〉,《臺灣文獻》,49:1,1998.03,頁79-89。
翁佳音,〈再看風櫃尾紅毛城─「1623年澎湖島地圖」新解〉,《(石老)(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25,2001.12,頁36-51。
翁佳音,〈世變下的臺灣早期原住民〉,《故宮文物月刊》,20:12=240,2003.03,頁4-19。
翁佳音,〈十七世紀東亞大海商亨萬(Hambuan)事蹟初考〉,《故宮學術季刊》,22:4,2005.夏,頁83-101、178。
翁佳音,〈葡萄牙人與福爾摩沙─並論1582年的船難〉,《歷史月刊》,220,2006.05,頁72-79。
翁佳音,〈「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2006.12,頁1-31。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從考古學看海洋臺灣的發展〉,《新觀念》,105,1997.07,頁64-67。
呂理政、魏德文編,《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南天,2006。
呂理政、蕭宗煌編,《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特展》,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6。
李毓中,《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臺北:南天,2006。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硏究. 1400-1700》,臺北:聯經,2005。
歐陽泰(Andrade, Tonio),《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

(二)、期刊
方真真,〈明鄭時代臺灣與菲律賓的貿易關係─以馬尼拉海關紀錄為中心〉,《臺灣文獻》,54:3,2003.09,頁59-105。
方真真、方淑如譯,〈1664-1670年從臺灣大員到馬尼拉的船隻文件〉,《臺灣文獻》,55:3,2004.09,頁321-352。
李毓中、陳宗仁、康培德,〈艾爾摩莎(Hermosa)─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歷史月刊》,222,2006.07,頁23-51。
李毓中、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譯,〈前福爾摩莎島長官阿隆索.賈西亞.羅美羅(Don Alonso Garcia Romero)致新西班牙(墨西哥)副王卡德列依塔侯爵(Marques de Cadereita),告知他在該島時所遭遇的情況,並包括一份有關該島防禦概況的報告〉,《臺灣文獻》,55:1,2004.03,頁273-279。
李毓中、吳孟真、吳奇娜、馬若庸、許壬馨譯,〈1632年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所寫「有關福爾摩莎島近況變化的報告」〉,《臺灣文獻》,55:2,2004.06,頁325-341。
曹永和著;陳宗仁、陳俐甫譯,〈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臺灣風物》,48:3,1998.09,頁91-116。
陳宗仁,〈西班牙統治時期雞籠堡壘的興築與毀棄〉,《臺灣文獻》,54:3,2003.09,頁17-39。
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2003.12,頁249-278。
陳宗仁,〈一六二二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東亞貿易策略的轉變-兼論荷蘭文獻中的Lamang傳聞〉,《臺大歷史學報》,35,2005.06,頁283-308。
陳宗仁,〈專題:走海路看臺灣─一張西班牙海圖浮出的恐懼與欲望〉,《新活水》,4,2006.01,頁18-25。
許清保,〈倒風內海的地理歷史變遷〉,《南瀛文獻》,4,2005.09,頁38-48。
Borao, Jose Eugenio(鮑曉鷗),〈Spanish Presence in Taiwan 1626-1642〉,《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7,1992.12,頁315-330。
Borao, Jose Eugenio,〈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Spanish Intrusion in Taiwan in 1626〉,《臺大文史哲學報》,60,2004.05,頁339-372。

五、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治下的台灣
李毓中,〈西班牙與台灣早期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文獻》,52:3,2001.9。
鮑曉鷗著,李毓中譯,〈有關台灣的西班牙史料〉,《台灣風物》,45:3,1995.9。
李毓中,〈西班牙印度總檔案館所藏台灣史料目錄--附道明會在台灣傳教史書目〉,《台灣風物》,48:1,1998.3。
李毓中,〈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檔案館所藏有關台灣史料的概況與展望〉,《台灣史研究》,5:2,1998.12。
李毓中,〈墨西哥及菲律賓所藏有關台灣的西班牙史料〉,《漢學研究通訊》,總77,2001.2。
李盛彬,〈1626西班牙進佔台灣北部及其相關史料研究〉,《台灣風物》,47:3,1997.9。
李毓中,〈北向與南進:西班牙東亞殖民拓展政策下的菲律賓與台灣,1565~1642〉,《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2001。
林偉盛,〈二十年來荷據時期台灣史的研究介紹〉,《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21輯,2000.10。
林偉盛,〈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台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19:3,2000年9月。
林偉盛,〈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政大《歷史學報》16期,1999.5。
林偉盛,〈荷蘭貿易與中國海商,1635~1662〉,《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貿易》,台大博士文第四章,頁116-144,1998。
林偉盛,〈荷據時期台灣的金銀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
林偉盛,《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貿易1622-1662》,台大史研所博士論文,1998.6。
林偉盛,〈荷蘭貿易與中國海商( 1635-1662 )〉,《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7 期,2000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十七世紀台灣英國貿易史料》,台北:台灣銀行,1959。
曹永和,〈台灣荷據時代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風物》,28:1,1978。
曹永和,〈簡介台灣開發史資料--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台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1996。
曹永和,〈荷蘭時期台灣史料介紹〉,《台灣史與台灣史料》,1993。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曹永和、包樂史、江樹生編,《台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台灣檔案目錄》,台北:台大, 1997。
曹永和,〈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台灣〉,《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2000。
江樹生,〈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檔案台灣關係檔案目錄序〉,《台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
江樹生,〈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歷史文化與台灣》。
江樹生,《鄭成功與荷蘭人最後一戰及換文締約》,1992,漢聲。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記》,第一~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2003年。
江樹生,〈荷蘭時代的安平街-熱蘭遮城市〉,《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
江樹生,〈荷據時期台灣的漢人人口變遷〉,《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
姚楠,《東南亞歷史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98.1。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
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0年。
村上直次郎(日譯)、程大學(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0年。
村上直次郎,王一剛譯,〈荷軍佔領基隆關係史料〉,《台北文獻》直29。
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中村孝志、永積洋子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村上直次郎、石萬壽譯,〈熱蘭遮城築城始末〉,《台灣文獻》26:3,1975。
村上直次郎譯,《オランダ長崎商館日誌》,一~三輯,東京:岩波,1980。
村上直次郎等,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之台灣農業及其獎勵〉,《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台北:稻鄉,1997。
中村孝志,程大學譯,〈有關鄭、荷在東亞的海上情勢〉,《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緒論二,台中:省文獻會。
中村孝志、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下,台北:稻鄉,1997、2001。
中村孝志、岩生成一,〈蘇嗚崗一族墓碑〉,《南方文化》16,1989。
冉福立(Kees Zanduliet),江樹生譯《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上、下》台北,漢聲,1997。
包樂史(J.L.Blusse)、莊國土譯《中荷交往史》,北京,荷蘭路口店,1999年。
李金明,〈十七世紀初荷蘭在澎湖台灣的貿易〉,《台灣研究集刊》,1992,(2)。
梁志明,《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台北,聯經,2000.10。
鄭維中,〈荷蘭時代台灣的社會秩序〉,政大社會所碩論,2001.6。
鄭維中,〈略論荷蘭時代台灣法制史與社會秩序〉,《台灣風物》52:1,2002。
鄭維中,《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台北:前衛,2004.07。
韓嘉寶,《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台北:播種者,2002.5。
陳宗仁,〈東亞海域多元勢力競爭下雞籠淡水地位的轉變1400~1700〉,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陳宗仁,〈一六二二年前後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東亞貿易策略的轉變-兼論荷蘭文獻中的Lamang傳聞〉,《台大歷史學報》35,94.06,頁283-308。
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43,92.12,頁249-278。
台灣歷史博物館,《荷據時期台灣史研究書目》,台北: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1。
張炎憲主編,《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台北:中研院三民所,1989。
郭水潭,〈荷人據台時期的中國移民〉,《台灣文獻》10:4,1959。
陳紹馨,〈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台灣之福建移民:分析其發展與類似點〉,《台北文獻》2,1962。
鄭瑞明,〈台灣早期的海洋移民—以荷蘭時代為中心〉,《海洋文化與歷史》,台北:胡氏圖書,2003。
楊彥生,《荷據時代台灣史》第二章第一、二節,第三章第三節,第五章,台北:聯經,2000。
楊緒賢,〈鄭芝龍與荷蘭之關係〉,《台灣文獻》27:3,1976。
鄭喜夫,〈鄭芝龍滅海寇劉香始末〉,《台灣文獻》18:3,1967。
聶德寧,〈明清之際鄭氏集團海上貿易的組織與管理〉,《南洋問題研究》,1992:1,1992。
蘇同炳,〈鄭芝龍與李魁奇〉,《台灣文獻》25:3,1974。
永積洋子,《平戶オランダ商館日誌》一~四輯,東京:岩波,1980。
永積洋子,〈鄭芝龍と日本の鎖國〉,《國際交流》3,1970。
永積洋子,〈從荷蘭史料看十七世紀的台灣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1998。
永積洋子,劉序楓譯,〈由荷蘭史料看十七世紀的台灣貿易〉,《中國海洋史論文集》七。
許雲樵校注,〈開吧歷代史記〉,《南洋學報》9:1,1953。
吳僑生,〈荷蘭人在台灣對漢人的統治政策〉,《台北文獻》38,1976。
華農生,〈荷蘭據台時對台員赤崁的拓殖〉,《台南文化》15,1983。
韓家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18:1,1999。
奧田或等,北叟譯,〈荷蘭時代的台灣農業〉,《台灣經濟史初集》,1953。
陳學父,〈明清時期台灣蔗糖業的發展〉,《台灣史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1995。
陳小沖,〈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擴展〉,《中國社會經濟研究》,1986:2,1986。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オランダ商館長日記》原文編一~十,譯文編一~九,東京:東京大學出版學會,1976~2001
程紹剛譯注,《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2000。
小葉田淳,〈邦人的海外發展與台灣〉,《經濟史研究》27:4,1978。
山脇悌二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對日生絲貿易〉,《日本歷史》305,1973。
加藤榮一,《鎖國與幕藩國家鎖國》,東京:有斐閣,1981。
成耆仁,〈淺談荷據時代台灣轉口貿易-兼談十七、八世紀陶瓷貿易〉,《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4:3,1994。
李金明,〈十七世紀初期中國與荷蘭的海外貿易〉,《南洋問題》,1989:4。
周學普譯,〈十七世紀日本與荷蘭在台灣商業交涉史〉,《台灣經濟史》上,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79。
周憲文,〈荷據時代台灣之掠奪經濟〉,《台灣經濟史料集》,1956。
奈良修一,Zeelandia,The Factory in the VOC Network,《近代早期東亞海洋史台灣島史:慶祝曹永和院士八十大壽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10
岩生成一,〈近世日支貿易數量的考察〉,《史學雜誌》62:11,1963。
岩生成一,〈荷鄭時代台灣與波斯間之糖茶貿易〉,《台灣經濟史》二集,1954。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上海: ,1987。
莊國土,〈論明季海外中國絲綢貿易〉,《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1991。
陳小冲,〈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擴張〉,《中國社會經濟研究》1986:2,1986。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第四章〈轉口貿易〉,台北:聯經,2000。
聶德寧、柯兆利,〈鄭成功與鄭氏集團的海外貿易〉,方友義編《鄭成功研究》,厦門:厦門大學,1994。
魏能濤,〈明清時代中日長崎商船貿易〉,《中國史研究》1986.2,1986。
趙崇欽,〈北線尾荷蘭海堡遺址挖掘記〉,《臺灣文獻》,第52卷第1期,2001,頁131-152。
莊雅仲,〈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臺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收編於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1年。
湯錦台,《前進福爾摩沙──十七世紀大航海年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陳國棟,〈轉運與出口:荷據時期的貿易與產業〉,《故宮文物》,第20卷第11期,2003年,頁4-25。
〈十七世紀的荷蘭史地與荷據時期的臺灣〉,《臺灣文獻》,第54卷第3期,2003年,頁107-138。
尹章義,〈福爾摩沙原住民部落對抗荷蘭帝國的戰爭〉,〈歷史月刊〉184,2003。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2003,故宮博物院。
杜正勝,《台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2003,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陳信雄,〈荷蘭海堡的出土與發現-十七世紀台灣歷史的重建〉,〈歷史月刊〉165,2001。
廖漢臣,〈荷蘭經略北部台灣〉,〈台灣風物〉8:3,1958。
B. Hoetink, So Bing Kong : heteerste hoofd Chineezen te Batavia,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van Nederlandsche-Tndie, S’-Gran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Deel 73, 1917.
Cambell, Rev. W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台北:南天,1996
C.R. Boxer,Dutch Merchants and Marinersin Asia,1602-1795,London,Variorum Reprints,1988。
D.G.E Hall ,張奕善譯,《東南亞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83。
F. S. Gaastra, De geschiedenis van de VOC, Leiden:Walburg Press,1991.
J.C. Blusse,莊國土譯,《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第四章、第五章,西寧:廣西人民,1997.3。
J.C. Blusse等,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第一~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2003。
J. L. Oosterhff著,江樹生譯,〈荷蘭人在台灣的殖民市鎮—大員市鎮,1624~1662〉,《台灣史料研究》3,1994。
J. L. Blussed M. P. H. Roessingh, 江樹生譯,〈蕭壟堿記〉,《台灣風物》,江樹生,〈清領以前台灣之漢族移民〉,《史學彙刊》3,1970。
Jose E. Borao et al. Spaniards in Taiwan.Taipei: SMC Publishing
J.E. Heeres, etc. 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el Batavia vant passerende daer ter plaetse als over geheel Nederlandts-India, Anno 1624~1629、1631~1634、1636、1637、1640~1641、1641~1642 ‘s-Gravenhage:Martinus Nijhoff, 1896-1903.
J.A. Grothe, Archief voor de geschiedenis der Oude Hollandse Zending,Utrecht:C, van Bentum, 1886, vol.3.
J.A.Van der Chijs, Nederlandsch-Indisch Plakaatboek, 1602~1811. Eerste deel:1602~1642, ‘s Hage:M. Nijhoff, 1885.
J.L. Blusse , M.E. van Opstall , Tsao Yung-Ho ,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 Taiwan , Vol.1,1629~1641、Vol.2,1641~1648、Vol.3,1648~1655、Vol.4,1655~1662, Den Haag:Institute voor Neederlandse Geschiedenis,1986、1995、1996、2000.
J.L. Blusse, N.Evert, E.Frech, The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Vol.1,1623~1635, Vol.2,1636~1645,Taipei:Shu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1999, Vol.1.
J. L. Blusse, G. J. de Moor, Nederland Overzee, u:tgeverij T. wever B. V. ,Franeker. 1983.
J. L. Oosterhoff,江樹生譯,〈荷蘭人在台灣的殖民市鎮—大員市鎮,1624~1662〉,《台灣史料研究》3,1994.2。
K.Glaman,Dutch-Asiatic Trade,1620-1740,Den Haag:’S-Schgraven,1981。
Paul Arthur Van Dyke,查忻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30年代東亞的亞洲區間貿易中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原因與經過〉,《暨南史學》三。
Roderich Park,喻慧娟譯,〈中國人、葡國人和荷蘭人在中國及東南亞之間的茶貿易1600-1750〉,《文化雜誌》18,1994。
Shepherd, J.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itier,1600-1800.Taipei: SCM,1995.
T.Andrade,《Commerce, Culture,and Conflict: Taiwan under European Rule,1624-1662.《Ph.D. disseratation, Yale University, Rough, Draft.
W.Ph. Coolhaas, ed. Generale missiven van Gouverneurs-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XVII der 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Vol.1,Vol.2, ‘s Gravenhage:Martinus Nijhoff, 1960, 1964.

(一)、專書
王薇棻,《荷鄭時期代表人物: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臺北:泛亞國際文化,2004。
王御風、徐偉鈞、黃丁盛,《荷蘭人在臺灣》,臺北:稻田,2002。
杜福安,《荷蘭、西班牙在台灣》,臺北:玉山社,2002。
范勝雄,《荷初治台雙長官》,台南市:台南市政府,2003。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國立臺南社會教育館、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文化局、荷蘭時期臺灣圖像國際研討會,《荷蘭時期臺灣圖像國際研討會:從時間到空間的歷史詮釋:the historicinterpretation from time to space》,臺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1。
G. C. Klerk de Reus,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譯,《荷蘭東印度公司行政司法財政沿革》,台北:該課,19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