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批判傳播理論」課程進度(2008)
翁秀琪
基本要求:口頭報告的組,上課時須準備handout,並主動尋找本土研究案例。 未報告的組最遲在上課前一天需將至少三個討論問題e-mail給老師及報告組的同學,並在上課時由一位同學提出問題,與口頭報告的同學一起主持討論。

2/18 課程簡介、組織
分組、列分組名單及聯絡電話、選班代(請班代做E-mail組群list)
老師先做一綜合性介紹。
請閱讀王汎森<如果讓我重作一次研究生>,http://blog.sina.com.tw/yoshikuni4139/article.php?pbgid=4139&entryid=2890

2/25 一般性論述: 典範與典範變遷(認識論與理論之間的關係,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的差異、對話,何謂批判?何謂批判傳播理論?)

背景知識(同學自己閱讀、課外小組討論):
1.Littlejohn(1992, 4th. edition) 第1, 2章
2.劉駿州(1994)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1、Morrow, R.A. and D.D.Brown(1994).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Sage. 其中的 Chapter 1
Introduction: What is Critical Theory?
2、Holub, Robert C.(1991). 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 London:
Routledge. 其中的 Chapter 2 Method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Positivist Debate.
3、黃光國(2002)。<<科學哲學與創造力>>。台北:立緒。 我們閱讀本書第八章「科學哲學與學術創造力」,PP.230-264。
4、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其中,第一章<學術生涯的視域>,第十八章<哈伯瑪斯的知識論>。
5、Max Horkheimer的「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本文在以下二書中:
黃瑞祺編著(1986) 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 台北:巨流。
Max Hokheimer原著、結構群譯(1989) 批判理論。 台北:結構群。
6、阮新邦編(1993) 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 八方文化出版社。本書第一
章「批判詮釋論的理論基礎」對於瞭解詮釋學很有幫助。
有關詮釋學的基本知識,你也可以參考稻香出版社出版的「歐洲思潮引
介」第一卷中「論嘉達瑪」和「視野的融合」兩篇。
案例:
「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三集「『新』傳播教育」專輯。特別是須文蔚、
陳世敏<傳播學發展現況> 一文。(本文可作為「傳播學」的案例)
陳國明(2001)。<海外華人傳播研究初探>,<<新聞學研究>>,69期:1-28。
翁秀琪(2001)。<台灣傳播教育的回顧與願景>,<<新聞學研究>>,69期:
29-54。
監察院「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調查報告
http://www.cy.gov.tw/eDocForm_Read.asp?AP_Code=eDoc&Func_Code=t01&case_id=094000163
參考資料:
當代126期,「科學霸權:挑戰與反擊專輯」。
稻香出版社出版的「歐洲思潮引介」第一卷中「論湯瑪斯.孔恩」。
拉卡拖斯、 馬斯格雷夫編著, 周寄中譯(1993) 批判與知識的增長。
台北: 桂冠。(「<<批判與知識的增長>>中的「批判」一詞是指學術
討論、爭鳴和反駁的意思。 顯然,拉卡拖斯在這裡繼承了他老師(
Popper)把批判視為科學知識增長動力的思想。 對「批判」一詞我們不
應按慣常來理解, 以免造成誤解。」 以上語見該書編者前言, XVII。 另
本書可視為與孔恩之間的對話,書的最後一部份則為孔恩「對批判的答覆」。)
Popper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著作,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實證主義的精髓,及其影響力的來源。 這部書有中譯本, 由莊文瑞和李英明翻譯, 桂冠出版的, 書名就叫「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本週認養:
Hatdt, Hanno(199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in Americ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On defining the issues: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pp.1-30.
Katz, Elihu, J.D.Peters, T. Liebes and A. Orloff(2003). 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Are there any? Should there be? How about these? First publicshed in 2003 by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e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Part I: The Columbia School
1、Critical Research at Columbia: Lazarsfeld’s and Mertons’s “Mass Communication, Popular Taste, 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on”, by Peter Simonson and Gabriel Weimann
2、Herzog’s “On Borrowed Experience”: Its Place in the Dabate over the Active Audience”, by Tamar Libes

3/03 傳播思想史的重要性何在? 傳播早期研究的批判性格:當時有所謂的批判性格嗎? 如果有,是什麼?如果沒有,為什麼?
Hardt, Hanno(1992). 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in Americ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On defining the issues: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pp.1-30.
Katz, Elihu, J.D.Peters, T. Liebes and A. Orloff(2003). 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Are there any? Should there be? How about these? First publicshed in 2003 by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e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Part I: The Columbia School
3、Critical Research at Columbia: Lazarsfeld’s and Mertons’s “Mass Communication, Popular Taste, 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on”, by Peter Simonson and Gabriel Weimann
4、Herzog’s “On Borrowed Experience”: Its Place in the Dabate over the Active Audience”, by Tamar Libes

03/10 傳播研究的批判性關懷,受馬派學說影響很大。 我想你一定會問,馬克思和
傳播有什麼關係?下面幾篇東西,也許對於你思考這個問題有點幫助。
1.Gurevitch,M., et al.(1992) <<文化、社會與媒體>>,遠流傳播館3。(陳光興等譯) 第3,4篇。在遠流傳播館38 則為第3.5.9篇。
*<意識型態的再發現—媒體中被壓抑者的重返>(文化研究)
*<大型企業與傳播工業的控制> (批判的政治經濟學)
2.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1991). Mass Media and Society.本書早有中譯本,由徐詠絮、唐維敏等譯,五南出版公司出版。中文譯名是「大眾媒介與社會」。本書我們讀 Section I部份的:
1)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by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本文另有莊麗莉的中譯版,刊載在當代第114期「媒
體政經學專輯」中。 該期當代的該一專輯很值得參考。
3) Postmodernism and TV (by John Fiske)

案例: 請從意識型態、批判的政治經濟學、後現代的觀點所做的批判傳播觀點思考並尋找本土案例,搭配所閱讀的文本在課堂上討論。

參考閱讀:
馮建三(1995) 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 -- 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盧非易(1997) 台灣電影: 政治、經濟、美學。 台北:時英。
另外:E.P.Thompson的”The Making of English Working Class”也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經典。 麥田有中譯本,上、下兩冊,書名就叫<<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3/17 在John Fiske那裡,「後現代」出現了。但是,我們截至目前為止連「現代」是什麼都還沒搞清楚。 別急,下面的書和文章對於我們瞭解「現代」、「後現代」可能有些幫助。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1. <哲學雜誌>季刊, 第4期,1993 年 4 月出版, 從現代到後現代專輯。這
份期刊我們閱讀「主題論述」部份(只讀沈清松「從現代到後現代」一文,其餘
的,你可以自行參閱)。
2. 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 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其中第三章「現代與後現代爭論的釐清:李歐塔與阿柏瑪斯爭論的基源分析」。
3. 朱元鴻等譯(1996/3) 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 台北:巨流。
第一章搜尋後現代
第七章 批判理論與後現代理論
案例:
舒嘉興(2001)。 <<新聞卸妝—布爾迪厄新聞場域理論>>。 台北:桂冠。
哲學雜誌第24期:「資訊、媒體與文化」專輯,其中:
李東儒,<媒體虛擬事件在台灣> , p.16-29。
簡妙如,<將布希亞佔為己用>,p.30-53。
其餘案例,請自行尋找。

3/24 這裡是該讓法蘭克福學派上場了,特別是哈伯瑪斯及其所提出來的「公共領域」概念及「溝通行動理論」。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一、Canonic Text
Part II: The Frankfurt School
3、The Subtlety of Horkheimer and Adorno: Reading “The Culture Industry” by John Durham Peters
4、Benjamin Contextualized: O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by Paddy Scannell 可參考:華特. 班雅明著(1998)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台北:台灣攝影。(本書中收有班雅明的經典文章「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你可以參考。)
5、Redeeming Consumtion: On Lowenthal’s “The Triumph of the Mass Idols” by Eva Illouz

二、Bernstein, J. M.(ed.)(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本書我們閱讀:3、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pp.85-92.
三、張苙雲主編((2000)。<<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
請閱讀本書導論,朱元鴻<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前書:11-45。

請自行尋找搭配討論的本土案例。
背景知識(自己閱讀、課外小組討論):
1.徐崇溫(1988台一版)法蘭克福學派述評。 台北:谷風。本書當做參考,同
學們可以自己閱讀。
2. 黃瑞祺編著(1986) 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 台北:巨流。
二. 法蘭克福學派之批判理論簡述
五. 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哈柏瑪斯學說的旨趣
六. 溝通與批判--哈柏瑪斯的社會溝通理論
3. M.Horkheimer著、結構群譯(1989) 批判理論。 台北:結構群。
4. 沈力、結構群譯著(1990) 溝通與社會演化。 台北:結構群。
第一章 何謂普遍語用學
5. 普塞原著、廖仁義譯(1989) 哈柏瑪斯。台北:桂冠。
第一章 哈柏瑪斯的思想基礎
第三章 溝通與社會行動
6. 華特. 班雅明著(1998)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台北:台灣攝影。(本書中收有班雅明的經典文章「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你可以參考。)

3/31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1、Holub, R.C. (1991) Juergen Habermas-- 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其中Chapter 1 Intruduc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public sphere這只是很簡單的介紹哈氏「公共領域」概念的緣起。
2、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 台北:桂冠。
我們閱讀:
<第一章 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 李丁讚
<第五章 搜尋民主公民:社團參與的理論與實際> 吳乃德
3、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第九期:119-163。
4、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 台北:韋伯文化。 其中「第七章 二二八論述與公共領域」。

案例:請自行尋找以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的理論(不論是「文化工業」、「藝術生產理論」、「機械複製理論」、「公共領域」、「溝通行動理論」)來進行的國內、外傳播研究。
背景資料:
Habermas, J. (translated by Thomas Burger)(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a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為了使閱讀及討論更有效率,同學可以參考中譯本: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哈伯瑪斯原著((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台北:聯經。
陳弱水(2005)。 <<公共易事與中國文化>>。 台北:聯經。
蔡雅純(1995) 階級和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產品
消費為例。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本文做為案例)
林麗雲(2001,April)。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英國政經學者的反思及意涵。
*** 以下也是你可以參閱的資料:
陳學明(1998) 班傑明。 台北:生智。 當代大師系列 12。
羅曉南(1993) 哈伯瑪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 台北:遠流。
陳秀容(1992)佛洛姆的人本主義--其淵源內容和影響。 台北:唐山。
羅蘭.巴特著(1997) 明室:攝影札記。 台北:台灣攝影。
郭力昕(1998) 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 台北:元尊文化。

4/07 4/14芝加哥學派
一、Canonic Texts
Part III: The Chicago School
6、Community and Pluralism in Wirth’s “Concensus and Mass Communication” by Eric W. Rothenbuhler
7、The Audience is a Crowd, the Crowd is a Public: Latter-Day Thoughts on Lang and Lang’s “MacArthur Day in Chicago” by Elihu Katz aqnd Daniel Dayan
8、Towards the Virtual Encounter: Horton’s and Wohl’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by Don Handelman

二、Munson, E.S. and C.A. Warren(eds.)(1997).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Minneap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本書我們閱讀:
Part I. 1/ The Chicago School and the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y James Carey (first publicshed in 1996)

三、影響
McCarthy, John and Peter Wright(2004). Technology as Experience. London, England a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本書我們閱讀:
3、A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echnology as Experience
5、The Threads of Experience

4/21, 4/28 有關 Ideology, Hegemony, Power
重讀Gurevitch, M.,et al. (1992) (陳光興等譯) 第 3 篇,同學們自己讀,不再討論。
1. Golding & Murdock(馮建三中譯, 1990), <意識形態與大眾媒介: 關於
決定論的問題>, 新聞學研究, 42:149-170。
2. Thompson, J.B. (1984)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Oxford. 其中
Chapter 3 Theories of Ideology and 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ward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ideology
3. Hall, S. (1996). "Gramsci‘s relevance for the study of race and ethnicity", in D. Mor-
ley and Kuan-Hsing Chen (eds.)(1996). Stuart Hall --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hapter 20, pp.411-440.
4. 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一書中,我們繼續閱讀:
第二章 傅柯與現代性之批判 同時參照林靜伶所譯一書中對傅科的介
紹。
5. Fairclough, Norman(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傳圖401.41 F165) 本書我們閱讀:
Chapter 2. Michel Foucault and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6.米歇.傅柯著、王德威翻譯、導讀(1997)知識的考掘。 台北:麥田。(背
景閱讀, 特別是王德威的導讀部份。)
7. 王治河(1996)<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15:44-69。
8. Sholle, David J. (1988) "Critical Studies: From the Theory of
Ideology to Power/Knowledge", i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
munication 5(1):16-41.
9. Good, Leslie (1989) "Power, Hegemon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Ian Angus and Sut Jhally (eds.) (1989) Cult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p.51-64.

本單元同時可參閱葉啟政主編(1992) 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正中。一書中對葛蘭西、阿圖塞、傅柯及布西亞的介紹。張錦華一書中對葛蘭西、阿圖舍的介紹。
閱讀時參照
James Joll原著、石智青校閱(1992) 葛蘭西。 台北:桂冠。
<歐洲思潮引介>第一卷對傅柯、哈柏瑪斯、阿圖舍,第二卷對葛蘭西的
介紹。
島嶼邊緣第1期對葛蘭西的介紹及第12期「保衛阿圖塞」專輯。
案例: 請自行尋找。

5/5 ,5/12多倫多學派
一、Canonic Texts
Part IV: The Toronto School
9、Harold Adams Innis and his Bias of Communication by Menahem Blondheim
10、Canonic Anti-Text: Marshall McLuhan’s Unverstanding Media by Joshua Meyrowitz
鄭明萱譯(2006)。<<麥克魯漢:認識媒體—人的延伸>>。 台北:貓頭鷹。

二、Munson, E.S. and C.A. Warren(eds.)(1997).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Minneap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本書我們閱讀:
Part I :2/ The Roots of Modern Media Analysis: Lewis Mumford and Marshall McLuhan by James Carey (first publicshed in 1980)

三、影響
Sawhney, Harmeet( ). The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本文有PDF檔可以提供。
Sawhney, Harmeet( ). Wi-Fi networks and the rerun of the cycle. 本文有PDF檔可以提供。

5/19 有關認同(國家認同、族群認同、性別認同)
背景閱讀:
1.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六集「認同專輯」。
2.孟樊著(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
3.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李金梅譯(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4.「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1、Cerulo, Karen A. (1997). "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7,23:385-409.
2、Hall, S.(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and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Identity, London:Sage.
3、Woodward, Kathryn(1997). "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K. Woodward(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Sage.
4、吳叡仁(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收於吳叡仁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 台北:時報。
5、Chris Barker著,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 台北:五南。 其中「第七章 族群、種族與國族」

案例:
1、王振寰(1996) 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 台北:
巨流。(本書可當做案例)
2、 Said, Edward W.著、單德興譯(1997) 知識份子論。 台北:麥田。
3、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 台北:巨流。
4、蔡篤堅(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台北:唐山。
5、 翁秀琪等(1998) 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 -- 大眾媒介如何「編織」
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 國科會研究計畫結案報告。亦收錄於<<傳播研究集刊>>,第四集(2000/7月)。
6、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新聞學研究>>,第68期:117-149。
7、蔡篤堅(1996) 「對台灣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 張炎憲
等編(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 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pp.303-
330.
8、蔡采秀(1996) 「人、身體、主體性與歷史--以台灣的漢人族群論述為例」,
發表於「文科學術理論研討會」, 1996,11/2-4日。
9、趙剛(1994) 小心國家族。台北:戰爭機器叢刊。 其中第三部份:族群、國族與國家。
10、吳乃德(1997) 「檳榔和拖鞋, 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
因」,台灣社會學研究, 第一期:137-167。

5/26 性別認同與大眾媒介
背景知識
羅勒譯(1992),Gloria Steinem原著。<<內在革命—一本關於自尊的書>>。 台北:正中。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張錦華、劉容玫譯(Liesbet van Zoonen原著)(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傳播館42。
1、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1991) 本書我們讀 Section I部份的:
Ferminist Perspectives on the Media (Liesbet von Zoonen)
2、方念萱、林鶴玲(2004)。<第二十章 本地歷來傳播研究中性別研究分析>。 翁秀琪主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751-809。
3、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其中:
劉亮雅 台灣女性主義文化批評 1990-1999
4、Chris Barker著,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 台北:五南。 其中「第八章 性別、主體性與再現」

有關女性主義流派的入門書, 中文資料目前有:
顧燕翎主編(1996)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台北:女書店。
Rosemarie Tong原著、刁筱華譯(1996) 女性主義思潮。 台北:時報。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 台北:群學。

案例:
張錦華(2002)。<<女為樂己者瘦? 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正中。
杜玉蓉(2004)。<<誰在訴說女人的身體? --以瘦身類資訊式廣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餘有關女性主義的傳播研究案例請自行尋找。
女性主義網站:http://www.feminism.net

6/02,6/09有關文化研究
一、Canonic Texts
Part V: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11、Retroactive Enrichment: Raymond Williams’s Culture and Society by John Durham Peters
12、Canonization Achieved? Stuart Hall’s “Encoding/Decoding” by Michael Gurevitch and Paddy Scannel
13、Afterthought on Mulvey’s “Visual Pleasure” in the Age of Cultural Studies by Yosefa Loshitzky
二、Munson, E.S. and C.A. Warren(eds.)(1997).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Minneap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本書我們閱讀:
10/ Political Correctness and Cultural Studies by James Carey(first publicshed in 1992)
三、 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 陳光興
另可參考同書: 劉紀蕙、劉佳玲 台灣近年來文化研究議題範疇分佈
四、 Hall,S.、陳光興原著,唐維敏譯(1998) 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
台北:元尊文化。其中:
「後現代主義與接合理論」 pp.103-144。

參考資料:
1.陳光興等(1992) 內爆麥當奴。
2.蔡源煌(1991) 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 其中的理論部份。
3.Turner, G. (1990)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Boston, London, Sydney, Wellington: Unwin Hyman. 本書已有中譯本:唐維敏譯(1998) 英國文化研究導論。 台北:亞太。
4.Williams, Raymond(1976) Keywor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當代第122期「文化研究重鎮霍爾專輯」。
6.Hall,S.、陳光興原著,唐維敏譯(1998) 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
台北:元尊文化。
7. 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文化研究網站: http://www.mcs.net/~zupko /

06/16 有關 Audience
1.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 台北:五南。
2. Morley, Davi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本書已由馮建三中譯,遠流傳播館36。我們選讀重要章節。
3.Abercombie, N. and Longhurst, B.(1998). Audiences: A Socia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Thousan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4.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思辨能力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5. Chris Barker著,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 台北:五南。 其中「第九章 電視、文本和閱聽人」
案例:
林福岳(1996)。<閱聽人地理學—以「民族誌法」進行閱聽人研究之緣起與發展>。<<新聞學研究>>,第52期。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2/14.asp。
張文強(1997)。<閱聽人與新聞閱讀:閱聽人概念的轉變>,<<新聞學研究>>,
55:291-310。 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5/14.asp。
魏玓(1999)。<全球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與檢視的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其餘案例請自行尋找。

其餘議題:
消費
盧嵐蘭(2005)。<<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 台北:揚智。
Bocock, Robert原著,張君玫、黃彭仁譯(1997)消費。台北:巨流。
案例:
<<傳播文化>>第八期(2000)「消費文化」專輯。

全球化
背景知識:
張君玫譯(2001)(Zygmunt Baumanm原著,1998)。<<全球化>>,台北:群學。

上課討論(小組認養、上課討論)
Friedman, Jonathan(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
陳芸芸譯(2004), James Lull原著。<<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案例請自行尋找。

有關語言
1. Fowler,Roger, Bob Hodge, Gunther Kress and Tony Trew(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總圖400 L269)
本書我們閱讀第十章Roger Fowler and Guntehr Kress,'Critical linguistics'。
2.Fairclough, Norman(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傳圖401.41 F165)
本書我們閱讀:1.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3. Fairclough, Norman(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鍾老師藏書)
本書我們閱讀Section D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Introduction
9.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and self-identity in education
另可參閱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 一九九七中華傳播學會宣讀論文。已被「新聞學研究」接受,將刊載於第57集。
翁秀琪等(1997) 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 <新聞事實的邏輯>。 國科會人文社會彙
刊,vol.9, No.4:575-589。 本文是國科會研究計畫「新聞報導如何呈現事實? 語
言層面的探討--新聞中事實建構的語法分析」(NSC 88-2412-H-004-004)的結案報
告。
其餘案例請自行尋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