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客家研究經典選讀】 課程大綱
一,課程說明
客家研究經典選讀的課程目標,在於提供修課同學深入閱讀客家社會研究的經典作品並發展進一步的研究議題。實施的方式分成三部份:一是共同閱讀與討論客家社會研究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分為關於台灣的客家研究與中國大陸客家研究兩大類﹔二輔助性的影音資料的觀看與討論,以期修課同學對客家社會的議題有深入的理解;三是通過修課同學的學期報告的寫作練習,得到對重要議題的敏感度和相關方法和理論之運用的訓練。本課程預定在學生完成期末報告時舉辦集體公開的研討,並鼓勵正式投稿。部分課程事需要將邀請特別賓做專題演講。


二,指定用書

劉還月 2001 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省文獻會。(536.211 8443 [v.7] 圖書)
徐正光 2002 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臺灣文獻館。
蕭新煌、黃世明 2001 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省文獻會。(536.211 8443 [v.4] 圖書)
張維安 2000 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省文獻會。(536.211 8443 [v.3] 圖書)
劉還月 2001 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省文獻會。(536.211 8443 [v.2]圖書)
羅肇錦 2000 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省文獻會。(536.211 8443 [v.6]圖書)
房學嘉 1996 梅州地區的廟會與宗族。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v.1)
楊彥杰 1996 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v.2)
羅勇、勞格文 1997 贛南地區的廟會與宗族。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v.3)
楊彥杰 1997 閩西的城鄉廟會與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v.4)
房學嘉 1997 梅州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 v.5)
楊彥杰 1998 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香港: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客家傳統社會叢書v.6)
譚偉倫 2002 樂昌縣的傳統經濟、宗族與宗教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
劉麗川 2002 深圳客家研究。南方出版社。


三,參考書籍

臺灣客家族群史
張維安、張翰璧 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紀錄。省文獻會。(536.21 8763圖書)
江運貴、徐漢斌 1996 客家與台灣。常民文化。(536.21 8364 圖書)
陳運棟 1989 台灣的客家人。臺原。(677.08 8664 v.4 圖書)
陳運棟 1991台灣的客家禮俗。臺原。(677.08 8664 v.20 圖書)
徐正光 2000 宗教、語言與音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民族所。(536.2107 8546-3圖書)
張維安 2002 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客委會。(FP 572.907 8365圖書)
徐正光 1994 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文建會。(536.21 8546圖書)
賴澤涵 2002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客委會。
謝重光 2001 客家形成發展史綱。華南理工大學。
雷卻利 1973 客家社會生活對話。[出版者不詳]。(802.5238 8447圖書)

客家傳統社會叢書


李全中編 2001 成都東山客家氏族志。成都人民出版社。劉義章、陳世松主編,四川客家文化研究叢書(1)。
孫曉芬 2000 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四川大學。
蔡策 1997 客家民俗:談贛南。老古文化。
謝劍 1981 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中文大學。(546.78 827圖書)
謝劍、房學嘉 1999 圍不住的圍龍屋:記一個客家宗族的復甦。南華大學出版。(536.21 827圖書)
房學嘉 2002 圍不住的圍龍屋:粵東古鎮松口的社會變遷。廣州:花城出版社。
周建新等 2002 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粵東梅縣五大墟鎮考察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
宋德劍等 2002 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粵東豐順縣族群關係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
肖文評等 2002 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粵東民俗文化與地方社會。廣州:花城出版社。
房學嘉、宋建德、周建新、肖文評等編註著 2002 客家文化導論。廣州:花城出版社。
林嘉書、林浩 1992 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博遠。(922.93 8744圖書)
楊彥杰 1998 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國際客家學會。(536.2108 8365 v.6圖書)
吳永章 2000 客家傳統文化概說。南宁市 : 廣西教育出版社。(民族所圖書館C 536.211 2630 2000客家研究叢書)
謝重光 2000 海峽兩岸的客家人。幼獅。(536.211 8266圖書)


四,教學方式

修課同學報告,老師講課,討論各約佔三分之一.

五,教學進度

課程主要分為三部分,台灣客家,中國客家,比較分析.其中另有田野考察,專題演講與期末的主題討論,進度如下:
第1週(1) 導論
第2週~第6週(5) 台灣客家
第7週(1) 田野考察
第8週~第12週(5) 中國客家
第13週(1) 邀請演講
第14週~第16週(3) 兩岸比較分析
第17週~期末主題討論


六,成績考核

修課學生上課前須閱讀指定的材料﹐出席上課並參與討論﹐每上完一個單元,須繳交指定作業,期末需撰寫一份與本課程相關的期末報告,其格式與份量同於一般期刊投稿的稿件。所有作業及報告形式以正式的學術論文格式為範例。學期成績之計算,平時作業40%,期末報告40%,上課出席及表現佔20%。

七,講義位址

http://home.educities.edu.tw/~wachang/class/HakkaDsicovery2/disHakka_2.htm
http://140.115.113.44/webspace/3051/class/HakkaDsicovery2/disHakka_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hwis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