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號Course Number:09120SOC 502100 學分Credit:3 人數限制Size of Limit:
中文名稱Course Title:人群分類的知識與歷史建構
英文名稱Course English Title:Knowledge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Classification of Peoplehood
任課教師Instructor:張茂桂
上課時間Time:R2R3R4
上課教室Room:人社C306
課程大綱: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授課老師:張茂桂,etpower@gate.sinica.edu.tw; (02) 26523386
這一門課的主要目的是基於這樣的提問意識:
社會中關於人的分類的架構是如何發生的?或者,關於群體(grouping)的區別(distinction)是如何建立與發生的?一旦建立,又如何成為社會體系的一部份?如何複製?如何再生產?
定義群體分類:一個社會中存在以「人」為對象所建立的識別系統。這樣的識別系統,假設了一致性與疆界,社會中的人被置放於適當的歸屬位置。我們依據這樣的社會分類,進行可預測的互動。
群體分類方式如包括:(一)可稱為「制度性」的識別系統。一種制度性的群體分類,是用「天生自然」(客觀事實)的法則進行,如將家族、性別、種族、族群、民族、caste等,社會成員將之當成是與生俱來的屬性,而社會制度和這樣的分類方式,可以用「完全整合」來說明。另外一種是使用「社會化法則」,經過規範教育,可以取得某些特質,生產出相同氣息的人。如宗教學習、語言學習、階級意識學習、政治學習、同學、公民學習等。這樣的分類方式,固然有明顯的人為性,外加性(imposition),但是也可能經過長期社會化,成為日常生活的常規系統;(二)可稱為志願性、次文化的集體認同與人群標誌;如建立社會運動團體集體認同、各種志願結社、幫派等。
「自然法則」以及「學習法則」,並不是絕然可分的兩種方式。所謂人為學習的分類方式,如果經過不中斷的持續運作,當人們習以為常並「終於忘記」其源起,將成為自然法則。而所謂的「自然法則」,如果能挖跟就底,仍然有其人為性。而探究兩者之間的變動,如何從自然制度變成人為制度,(等於是將理所當然的社會分類的打破),或者如何將人為制度轉變成自然制度(等於由多樣性走向統一的必然,對於邊緣、偏差的系統的排斥),則是掌握社會關係變化、支配型態轉化的有效過程。這樣的研究,也是關於意識型態、主體性形成的研究。
因此,人群分類的研究是:
(1) 社會成員身份歸屬之「理所當然」的研究
(2) 社會支配性關係,以及其變動的研究
課程大綱
(一)從結構主義的假定入手:人群的建立與區別,是一種人的分類本能,一種”humanity”.
第一週:結構主義的原型:分類基於一套有完整的、有邏輯性的基本價值;分類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背後有一套社會組織、結構的作用,不是個人發明與創造。分類是社會組織的鏡像。
Durkheim, Emile and Marcel Mauss (1903), 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trans. &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dney Needham, London: Cohen and West. (1969)
(汲〔吉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全書
Durkheim, Emile (1915) The Elementary Form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 By J.W. Swain. George Allen & Unwin.
第二部分,第一章,Totemic Beliefs: the Totem as Name and as Emblem (121-149);
第三章,The Cosmological System of Totemism and the idea of Class (165-182)
第二週:進展,對於社麼是「社會組織」,什麼是「結構」有不同看法。如假定儀式的重要、假定「人觀」、「空間」、「時間觀」等宇宙觀的全面整合性;(totality)。
(提示關於結構主義、象徵主義的基本假設)
費孝通(1984,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全書)(血緣、地緣、差序格局)
費孝通 (1938, 1987)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親屬、夫妻、生產與交換關係的連結)
黃應貴 (1989) 人的觀念與儀式:東埔布農人的例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117-211.
林瑋嬪(2002)血緣或地緣?台灣漢人的家、聚落與大陸的故鄉。集於陳文德編社群研究的省思,頁93-15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討論結構主義、
象徵主義的結盟關係)
(二)中國漢民族與異民族研究的幾個問題
第三週:「涵化」與「漢化」與「華化」的概念與「異文化」概念的形成,用批判、演化的觀點觀察關於漢學/史學中「漢民族」與「異民族」研究的辯論。同時,發現不同立場對於民族、族群、人群的「基本假設」問題。
Rawski, Evelyn (1996) Reenvisio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829-850.
Ho, Pin-ti (1998)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r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123-155.
Crossley, Pamela Kyle
1990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ate Imperial Chian, 11,1:1-34.
對照兩種不同的關於「人群」形成的觀點:
蔣炳釗(2000)客家文化是〔余田〕、漢兩族文化互動的產物。集於徐正光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39:364.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烈師 (2000) 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台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集於集於徐正光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115-15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第四週 邊緣中心相對論:(承上週之討論)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邢義田 (1981) 〈天下一家 ─ 中國人的天下觀〉,集於氏編《永恆的巨流》,頁425-478. 台北:聯經。
第五週:如何「建立」一個社群?互動象徵主義與結構論的交互運用,台灣漢人社會之研究。關於時、空、人的結構假定,仍然居於決定性之重要位置嗎?因果關係為何?「象徵」決定存在(現象),還是結構決定存在(現象)?
Cohen, Anthony P.
1985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Read esp. chapter 1, 11-21; Chapter 4, 97-118).
施振民(1975)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36:191-206.
張珣 (1995) 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級性。集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頁351-39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張珣 (1997) 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以大甲媽祖進香為例,集於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與記憶》,頁75-12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張珣 (2002)大甲社區的研究,以媽祖進香活動為例。集於陳文德編社群研究的省思,頁265-30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三)對於社會組織、交換功能、以及從人觀到對於界線的看重。
第六週:Barth的特殊貢獻:族群關係取代族群性的研究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e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讀page9-38, 58-73)
Barth, Fredrik (1995) Enduring and Emerging Issues in the Analysis in Ethnicity. Pp. 11-32 in Vermeiluen and Gover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Ethnicity, beyon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y. Het Spinhuis.
一個台灣原住民研究(身份轉變的假設)
Shepherd, John R.
1996 From Barbarians to Sinners: Collective Conversion Among Plains Aborigines in Qing Taiwan, 1859-1895. In Christianity in China, D.H. Bays, ed., pp. 120-1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七週複習與期中報告,約4千字。
(四)「現代」性與研究的議題:
支配的需要、資本主義、國家、全球化的作用
第八週 人群分類的階級性分析,族群是歧視的發明
Wallerstein, Immanuel (1991)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hood: Racism, Nationalism, Ethnicity. Pp. 71-85 in E. Balibar and I. Wallerstein (eds.) Race, Nation, Class and Ambiguous Identities. Verso.
Honig, Emily (1992) Creating Chinese Ethnicty: Subei People in Shanghai 1850-1980. Yale University. (Read 1-17, 92-107, 108-128, 129-138,)
第九週 階級、族群的複製:社會之所以,社會之連續性(與不連續性?)
Bourdieu, Pierre (1984 )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Berger, Bennet M. (1986) “Taste and domin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6), 1445-53.
Douglas, M. (1981) “Good taste: review of Pierre Bourdieu, "La Distinction"”,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13 February, 163-169.
Elster, J. (1981) “Review of `La distinction'”, London Review of Books 5-18 Nov.
第十週 學校、家庭、大眾文化作為身份區隔與生產的場域
Bourdieu, P. and Jean-Claude Passeron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Sage.
Archer, M. (1983) “Process without system” ,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4(1), 196-221
(五)分類知識與權力:命名與分類系統之建立
第十一週 知識、名號、專家、「科學」與權力
Bourdieu, Pierre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John B.Thompson; translated by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ead: 43-65, 107-116, 117-126, 163-170)
Said, Edward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文化與帝國主義,蔡源林譯,2001台北:立緒)
Said, Edward W.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 Vintage. (王志弘等譯 ; 傅大為等譯文校,2000, 台北:立緒)。
第十二週:一些台灣的Said的使用
莊雅仲(1993)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 新史學, 第4卷, 第3期.
江士林 (1997)將宰制「自然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79-120.
富山一郎 (1997)殖民主義與熱帶科學:島民差異的學術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8:121-144.
邱延亮 (1997)日本殖民地人類學「台灣研究」的重讀與再評價。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8:145-174.
陳偉智 (1998) 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 : 日治初期台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十三、十四週(五)研究討論、學生報告
成績:
預計在第七週,以及第十三週時,我們分別交一個短的報告。一個短的報告,就是約4000字上下。自問自答,給自己一個題目,一篇回答。每篇回答至少要使用4個適當的參考引用,以及至少4個參考出處(至少共8個注釋)。體例很重要,要符合學術規格。可從台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研究參考。
報告主題不限,但應和課堂有直接關係。內容不限制,從讀書心得、書評到小的research,文獻評述。一篇報告,也可拆解成兩篇更小的題目。我期待比較專注的問題,而不是過於泛泛的大論。
如果要寫一篇約一萬字的較大的報告取代這兩篇較短的報告,最遲必須在第七週時說明。如果不能在第七、第十三週時交出報告,請最遲在地六週或第十二週時,事先表示,自訂下次交卷的期限。這單獨一份報告的成績佔全部成績的70%.另外的30%是課堂參與以及上課準備與投入的程度。總共100%
兩篇報告中,有一篇將由作者指定用來作為口頭報告,在學期最後兩週進行。討論時,採用研討會的方式進行。有口頭報告,有回應,有提問,也有主持人。每篇約半小時。這篇要口頭報告的成績比重為45%.另外一篇的比重為30%.另外的25%是課堂參與、上課準備投入的程度。總共100%。報告的時間,應該是在第13與第14週。
旁聽的同學不必寫報告,但是一樣期望能積極參與閱讀準備與討論。要做有尊嚴的旁聽生。
- Aug 19 Sun 2007 03:09
人群分類的知識與歷史建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